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

尚晓冬

三门峡奥科化工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1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持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多的消费资源,纷纷在自身发展中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创新自身的市场规划,实现转型升级。这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需要,也满足群众生活品质要求的有效途径。这也就意味着产业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模中剥离出来,增强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当下竞争在给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其中化工产业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产物,也需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生产模式,加强统筹管理。本文将以化工生产技术和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为主题,重点叙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保证;关系探讨

引言:

化工产业在工业发展和群众生活中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几乎是涉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基础到高端都有涉及,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化工生产由于自身原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独特性,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的风险。若是没有先进的技术对生产尽心指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这也就意味着要辩证地看待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一、立足生产,把握联系

要想保证化工企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分析和探讨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改进措施的基础,两者之间的联系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贯穿保障

化工生产作为对技术和安全均有较高要求的特殊企业。必要的技术管理统筹协调于生产的各个方面,也是对安全生产要求的贯彻落实。在化工生产链上,为了保证生产环节的安全稳定和制造步骤的连贯有序,生产主体经常会引用相关的技术和先进设备来保证生产的安全。特别是对于生产操作难度系数较大的环节而言,若是没有充足的技术保障作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保证生产零失误,这就会提高安全事故的产生风险。因此,技术管理贯穿保障着安全生产的全过程[1]

(二)降低风险

技术管理除了能够维护生产秩序的稳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降低或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在化工生产进入实际操作之前,各项原料的客观情况也要被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当中。化工生产原料相较于一般工业制造而言,具有更强的不稳定性,许多原料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不同的试剂之间如果没有进行区别对待也会互相发生反应,这种变化不仅仅会改变自身的化学性质,丧失使用价值,甚至还会生出有毒气体,使操作间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原料即使不发生反应,也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若是没有进行合理的安置,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而到位的技术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性质,制定不同的方案进行处理和储藏,并且能够划分具体的种类。同时技术管理也能够在原料投入使用之前对其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估,保证生产的安全,降低由于性质不稳定而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三)推动升级

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技术管理给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安全生产在这样的基础上也能够更好地完成企业制定的标准和数量,更好地将化工产品投入市场,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2]。这样企业就会有更加充足的资本来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在整体发展上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纵观整体,发现问题

尽管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以前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但是在当下许多化工企业生产当中,仍旧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缺失

化工生产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在具体操作上都有对应的国家管理条例和法律标准,并且企业自身也会在宏观框架上制定安全生产的章程文件。但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完全落实到实处。一是生产车间的人员出入不够严格,经常有与化学生产无关的人员进入生产作业车间,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生产隐患[3]。二是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对于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使用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部分操作人员并没有掌握技术生产的要点和方法,对于各项环节的流程没有完全了解,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操作的失误。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主体并没有对生产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制和分配,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事故,没有落实人员责任制,也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这就在整体结构上造成了人员管理的松散,整体安全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管理也缺乏积极主观意识的引导,也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技术落后

化工原料的特殊性质对生产中的机械设备也有较高要求,相关系统必须具有适应原料化学性质的基本能力。但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化工企业在技术设备引进上较为落后,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生产设施,这就不能完全满足新型原料的使用需要,部分具有强腐蚀性的材料在运用中也会对设备造成损耗,从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三)能力不足

化工生产虽然主要是依靠相关的技术设备来完成的,但它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赖人力的操作。可是当下有许多化工厂并没有重视对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尽管引进了新型的设备,但生产人员并没有掌握技术的使用和管理技巧,也没有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生产人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操作实践,不仅在设备运行中不能保证其稳定,当操作发生故障时,生产人员也会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和科学的处理。

三、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当下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现状,大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一)强化意识

要想在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就必须要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化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动员大会,让员工对自身阶段性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并且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同时,要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承担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的人员管理,让相关主体在思想上意识到制度存在的意义作用。除此之外,要针对不同生产环节的对应主体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意识培训内容,让各阶段的人员都能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作用,端正思想态度。

(二)深入培训

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和技术运用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加强员工专业化工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更加熟悉生产的流程和操作。二是要加强对员工对先进技术的训练,要适当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员工切身接触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设备,并进行实际的演练和模拟,提高技术使用效率。

(三)维修保护

加强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便在于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和保护。首先是要对技术型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和检测,分析其是否正常生产,并且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一旦发展故障或者是失误,要及时反映。其次是要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当设备确实出现故障时,相关主体要提高自身的检修维护效率,减少相关失误发生的次数[4]。同时要对整个生产车间的设备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总结,调整后续各项设备的运行方案,尽可能地实现生产和维修的并举。对新型设备要注重引进措施的合理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保证化工企业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在具体的改造优化过程中,要将宏观调控和微观建设相结合,在大政方针上保证严格规制,在具体章程上实现统筹管理。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生产主体都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从意识上养成安全生产的思想,在行动上落技术操作的规范,推动化工企业更好地为社会群众谋求福利。

参考文献:

[1]石付生.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J].当代化工研究, 2017(5):158-159.

[2]朱典成.浅谈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J].化工管理,2018, No.486(15):103.

[3]邵飞燕,陈帅,颜波.浅析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联性[J].当代化工研究,2019,39(03):27-28.

[4]刘猛,赵鹏成,李雪冬.关于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思考[J]. 当代化工研究,2019,37(0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