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班主任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王彩平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了热门话题。一进校门就已专业定向的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职业素养能否养成,需要更多人为之探索,需要更多人为之努力,需要更多人为之实践。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措施

1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简介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其要想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好的发展,必须学习足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性格、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所谓职业核心素养,特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职业环境和岗位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等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等是职业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在素质本位价值理念的背景之下,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不断的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我国发展中的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2原因分析

2.1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实施忽视过程的发展性

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随年龄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学校忽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和精神文化培养,就会忽略学生的体能发展和社会参与,导致核心素养边缘化,无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2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实施忽视手段的自觉性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结构体现并自觉形成。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核心素养培养必须扎根课堂,融入课程体系之中,以专业目标定位和优势专业为核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所有课程建设和实施要与日常生活和社团实践活动相融合,与行业、企业和产业发展变化相融合,与信息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相融合。目前还有一些学校目光短浅,不注重分析当前与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没有自觉地寻求核心素养培养的最佳手段,导致人才培养达不到企业的需求标准。

2.3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实施忽视构成的多元性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是仅靠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能出成果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可以分析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呈现多元化。但是,目前一些学校没有做好统筹工作,忽略了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其实都是核心素养的施展主体;忽略了施展载体多元化,除了社团活动外,还有其他各类社会实践载体以及各级各类的竞赛都是重要载体;还忽略了行动的多样性,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是信息化教学。

3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以班级日常工作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班级日常工作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教师的主要工作。唯有从细微处着手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班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才能润物无声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工作根据时限不同,可以细分为班主任每日常规工作、每周常规工作、每月常规工作、每学期常规工作以及每学年常规工作等。以每周常规为例,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周一准时参加升旗仪式,以参加升旗仪式为契机,班主任教师正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等。班主任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千方百计丰富周会课的内容,创新周会课的形式,让周会课成为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块跳板。班主任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为目的,每周组织一次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此外,借助于这些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以每月班级常规活动为抓手,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班主任教师每月召开1-2次班干部扩大会议,不仅可以及时了解班级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等。班主任教师每月必须要督促检查班委会、团支部围绕主题教育活动搞好宣传、报道等工作。依托各种宣传、报道工作,班级中所有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以及健康意识等都能够得到逐步提升与发展。此外,以每学期常规工作和每学年常规工作为抓手,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第一,开展企业化的班级文化布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引进企业文化,以教室寝室美化设计比赛为契机,对教室寝室的环境进行设计,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墙,并在教室和寝室张贴类似“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创造,劳动最光荣”等企业常用的宣传标语,引进企业7S规范化管理,参照7S标准要求班级卫生,一方面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班级教寝室环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领悟企业文化,让学生明白企业员工有工作守则,学生有学生守则,企业员工有劳动纪律,学生有学习纪律。第二,开展班级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综合学习实践的过程,而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通过组织德育实践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培养学生日常交往、解决问题、适应挑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3建立多维学生评价体系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力至少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然智力等8方面的范畴。因此,应该多角度去评价每位学生,特别注重学生在科技创新,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其向更多相关领域拓展,展现更多的闪光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是中职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取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教学的真正意义就是最终产生实际的结果,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性格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关键,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优化,才能最终促进中职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启鹏. 班主任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J]. 华夏教师,2017(10):14-15.

[2]石彬,冯胜清. 培养职校生核心素养班主任工作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8(12):44-45.

[3]周麟彦.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职学生信用体系探索研究[J]. 职业,2018(24):32-33.

[4]符秀燕,王家茂.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J]. 教育现代化,2018,5(37):326-327.

[5]张勤,田明琦.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5-8.

作者简介:王彩平,女,1976.8,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与信息技术,课题: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实践》(JZY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