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浩 李旭辉 易晓雷通讯作者

湖南省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410100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3.2)d,术中出血量(23.5±1.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8)d和(53.8±2.4)m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的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20.4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理想,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重症胆囊炎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病因以胆囊结石最常见,因此患者多有长短不等的胆囊结石病史。典型症状是胆绞痛发作,以夜间多见,绞痛呈阵发性,绞痛后仍有胀痛或隐痛,部位多在右上腹或剑突下,常放射至右肩、背和肩胛部[1]。胆囊坏疽穿孔时,腹痛范围扩大,甚至弥漫至全腹。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多为混有胆汁的食物。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在38℃左右。出现寒战、高热,如果没有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后果非常严重[3]。现选取88例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24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2.5±4.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3.1±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开腹手术,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入院确诊后12h内立即进行处理,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最佳穿刺点为胆囊颈部体位,选择肝脏与胆囊连接最为紧密的部位,穿刺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肝脏组织,要求患者保持均匀呼吸,不要过度紧张,进入胆囊腔体后,先回抽胆汁,将馆陶推入胆囊腔,置入导管,将导管缝扎固定在皮肤上,另一端连接引流袋。手术后常规禁食,给予患者0.9%氯化钠溶液冲洗,保证引流管通常,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待患者症状改善后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5de73e5c57fcc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 ±s)表示,应用t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对比差异P<0.05,表明组间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20.4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组别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

12.2±3.2

23.5±1.2

对照组

24.4±2.8

53.8±2.4

t

18.1464

71.4177

P

<0.05

<0.05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44

组别

腹腔感染

肠穿孔

胸腔积液

发生率

观察组

1

1

0

4.54%

对照组

5

2

2

20.45%

X2

5.1647

P

<0.05

3 讨论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而占急腹症的第2位[3]。多见于40岁以上的身体肥胖女性。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解剖因素、严重创伤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胆汁淤积或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梗阻和感染是最常见而主要的发病基础。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差,常合并多种并发症,自身机体的应急能力下降,在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确诊时疾病多进展至晚期[4]。根据相关资料显示,90%~95%的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而继发细菌感染所引起[5],因此,对其患者进行经皮穿刺引流可以缓解症状,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后的5~7d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会有所缓解,然后根进行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理想,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政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6041-6042.

[2] 周建辉,赵其英.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11-11.

[3] 陈育平.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7,30(4):60-61.

[4] 陈赜,陈杰,严想元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5(26):373-373.

[5] 郭毅,雷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46-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