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 CT增强扫描护理质量提升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3

螺旋 CT增强扫描护理质量提升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

肖烨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 目的:研究螺旋CT增强扫描护理质量提升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查时间为(17.85±4.1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0.68±6.38)min,差异比较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和95%)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0%和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中应用全程护理的能够缩短检查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 螺旋CT增强扫描; 护理质量

CT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堆积后的扫描,注射对比剂后的病变和正常组织之间的碘浓度会形成密度差,这能够发现CT平扫时未发现或者不够清晰的病变。同时,根据病变自身的强化特点对于病变的诊断意义重大[1]。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其成像速度比较快,安全性较高,显示图像更加生动和清晰,检查的价格较低,因此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2]。但是这种检查的风险性比较高,在检查的过程当中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并且患者会因为不了解检查的过程而产生负面情绪,这都会对患者CT增强扫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3]。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就全程护理干预在螺旋CT增强扫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为15-89岁,平均年龄为(55.2±20.71)岁;实验组中,男、女分别有25例和15例。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90岁,平均年龄为(54.9±19.8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前根据CT造影高压注射系统的操作流程,并且在检查前由影像科专业医师利用统一规格的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为3.0ml/s。仪器参数为:120kv电压,64mm×0.625mm准直器,251mA管电流,0.5s单圈旋转的时间,5mm重建层厚。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CT影像学检查以前,护理人员会逐项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如果确定无误,引导患者进入候诊室进行等候。同时要向患者说明CT增强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建立合适的静脉通路,注入造影剂,配合医生完成CT增强检查,在进行扫描的过程当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况。检查结束以后再对患者进行20min的检查,如果患者没有产生不适可以离开。

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扫描前评估。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以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收集并核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疾病史、药物禁忌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意愿进行重点的评估,筛选出重点的关注对象。另外,要对患者检查前的有关事项的完善程度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肠道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携带有金属物品等;②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说明CT增强检查的流程、原理、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升患者对于检查的认知程度。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护理人员一对一的进行健康教育;③心理护理。在进行CT扫描以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向患者说明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获取患者支持。另外向患者介绍常用的放松方式,包括联想、渐进式呼吸等;④入室前干预。对于检查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配合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患者状态良好进行检查,对于不明确如何配合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直到患者完全掌握CT增强检查的相关事项;⑤检查时护理。选择适合的血管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等负面反应,这时要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症处理,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这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⑥检查后干预。患者检查结束以后,要给患者适当的时间进行休息。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患者需要在等候室观察20min,叮嘱患者多饮用水,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产生。患者离开等候室以前,需要将留置针拔除,向患者说明检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没有不适感可以离开。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和检查过程当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体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数据使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一般使用百分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说明,使用的检验方式是χ2 ,若 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增强检查时间比较

实验组检查时间为(17.85±4.14)min,对照组检查时间为(20.68±6.38)min,实验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T=2.3534;P=0.0211;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发生了2例恶心呕吐,1例情绪紧张,1例体位不配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恶心呕吐、情绪紧张、体位不配合、皮肤瘙痒分别有4例、3例、3例和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T=5.0000;P=0.0253;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总体满意率为95%,实验组总体满意率为75%,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率

实验组

30

8

2

38(95%)

对照组

24

6

10

30(75%)

X2

/

/

/

6.2745

P值

/

/

/

0.0122

3、 讨论

现代医学当中CT增强扫描由于其操作便捷、风险低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4]。增强CT是对平扫CT更加具体和细化的技能,其操作是在CT平扫的基础上对于临床医师诊断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进行明确性质的病变部位和组织,通过静脉注入诊断造影剂,在扫描和成像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关注,增加周围正常局部组织和和病灶的对比度,提升扫描成像的效果[5]。通过快速进行多平面、多层面重建等技术,将病灶和周围组织、血管等情况进行明确的显示,从而降低漏诊和误诊的概率,为疾病的明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增强CT检查过程当中碘造影剂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无形中提升了对比剂的速度、剂量以及检查过程当中的护理配合。因此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降低患者产生的负面个反应,控制好检查的风险[6]。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前要做好准备,对于患者的配合程度、心理状况、造影剂的使用等进行评估,其与CT图像的质量息息相关[7]。基于此,在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的整个检查过程当中,对患者不同情况和CT检查的不同阶段实施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在检查过程当中的配合度,从而让检查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很多患者对于CT增强扫描缺乏足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这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8]。另外,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会提升患者过敏的风险,这都会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检查的结果。基于此,在进行CT增强检查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不同阶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心理和生理的耐受能力,保证检查能够顺利的进行。另外,在进行CT检查的过程当中要降低检查的时间,提升检查的效率,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患者CT检查的依从性,从而降低配合的时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9]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7.85±4.14)min

(20.68±6.38)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

综上所述,螺旋CT增强扫描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检查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英,任丽,孙进莲等.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16-18.

[2]冯冬梅,李耀波,张兆等.全程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微创医学,2018,13(3):406-407,382.

[3]余春芳,王小珍,吴涓等.全程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效果分析[J].蛇志,2018,30(2):308-310.

[4]梁俊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475-477.

[5]娄彦平.优质护理对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61-1262.

[6]徐金影.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患者CT增强后发生对比剂肾病中的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8):106-107.

[7]苏婷,王焕生,江学玲等.多科室协作规范化护理对CT增强扫描不良事件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1):89-91.

[8]张娟,陈金凤.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29-934.

[9]春梅,白春梅.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