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壳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3

建筑模壳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

邬明承 1 李鑫 2

中国二十冶集团市政分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 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人们对于低成本、高性能、便捷高效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模壳应运而生并迅速占据一席之地。建筑模壳可以使得整个楼盖构件受力更为合理、楼板不易产生裂缝、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环保节能等特征,受到了建筑工作者的肯定和重视。

【关键词】低成本 高性能 建筑模壳 环保节能

前言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建筑模壳便是作为其中的一种新工艺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它是一种高效合理的科学方法,有着降低层高、节省材料、施工简便、减少模板工程量等优势,尤其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建筑模壳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也说明了它在建筑业中的价值作用。它性价比高,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公共场合都有普遍使用。建筑模壳是建筑史的一次应用,它的存在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1 建筑工程中使用模壳的优势

模壳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密肋楼板(或是井字梁楼板)的一种工具式模板。应用建筑模壳施工,可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形状和尺寸不良方面的质量问题,且养护方便,这种工具在与混凝土的结合方面能力较强,且拥有较好的可塑性,再者,模壳加工多采用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料,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可随混凝土的温度变形而变形。在经济效益方面;它能够降低施工成本、节省人工费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使用模壳施工出来的密肋楼板,钢筋混凝土刚度

大、承载能力提高,能够有效地增加建筑物的有效使用空间,并且在同样的荷载条件下,使用模壳施工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的自身构造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大大节约了混凝土与钢筋等材料的用量。跨度在10米以上时,每平方米大约可节约混凝土用量0.1倍~0.3倍,大约可节约钢筋10~30Kg,具有降低层高减轻自重的优势,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方面;建筑模壳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变化,设计师可以根据楼板的荷载大小来准确计算出梁和筋的高度数据,不需要按周转模板的固定尺寸设计,增加了建筑工程设计的便利度。

2 建筑模壳的施工工艺

建筑模壳可塑性强,使用便捷,生产方便,能较快地掌握施工工艺,对成本及质量控制有加强效果。

2.1 施工准备工作

2.1.1 技术准备

根据相应需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模壳供应商,供应商规模和生产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具备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壳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经项目部审查合格后方可签订合同。

2.1.2 材料准备

模壳、电钻、电锯、斧、锤、钉子、墨斗、水平尺、撬棍、支架系统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木方、脚手架、钢管、厚胶合板等。

模壳进场后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立即使用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储存和养护工作,不让模壳受到其他影响因素而变质。在保管模壳时,要选相应的场地或者仓库。防止杂物堆积,避免杂乱物品对模壳产生影响或破坏,并做相应的养护工作。

2.1.3 流水段的划分

在模壳作业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首先应当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综合研究划分流水段,确定每一流水段的模壳的规格和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模壳加工及进场计划。根据现场总体布置及工程特点,确定各个部位模壳施工方案。模壳安装前,根据流水段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当提供模壳排列图,确定好施工方案后应对现场的操作班组、工长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安装顺序、明确技术要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2 作业条件

2.2.1 流水段划分完成;模壳的平面位置已确定;纵横木楞的尺寸、数量和规格确定;确定了模壳与次木楞以及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模壳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2.2.2 根据工程特点设置支撑体系,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完成支撑工作承受施工荷载、侧向压力及混凝土的重量。

2.2.3 现场准备工作已完成,安全、技术已交底,机具、材料供应充足并可以投入使用、人员配备充足。

2.3 施工方法

2.3.1 工艺流程

搭设满堂架→木方铺设→主次龙骨安装→铺设木模板底模→弹模壳位置线→安装、固定模壳→胶带纸堵缝→绑扎钢筋(先肋筋后板筋)→电气管件及预埋件安装→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龙骨→拆除木模板底模→拆除模壳。

2.3.2支撑系统搭设

5de5fd88cfc49_html_c67188dbaef81d65.png 一 支撑系统立面图

按规范进行脚手架支设,在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主次钢木龙骨,龙骨间距依设计而定,安装就位后认真调整顶托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调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木方及模板的铺设。模板铺设方案应遵循设计要求,若设计无特殊要求可按相关规范进行铺设。铺设时按照要求模板应当起拱,起拱高度按有关规范进行。

2.3.3 模壳放线定位及安装

5de5fd88cfc49_html_b210c36bd20370be.png 板铺设工作完成后,检查板面是否平整洁净,准备就绪之后,进行放线。放线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壳位置必须保证准确,放线时,从轴线开始引出肋梁的控制线和模壳的位置线,模壳在肋梁之间安放。为了保证放线的清晰度可靠牢固,可采用白色涂料等取代墨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模壳排列时,排列顺序为沿模壳边线从中间向两边排列,避免出现肋边不等的情况,按型号和图纸要求将模壳安装在模板上,有不能使用模壳的地方可由木模代替。模壳四周的缝隙要用发泡剂填充,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图二 模壳布置平面图

5de5fd88cfc49_html_11c177eee841a1c7.png

图三 施工立体图

2.3.4 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

钢筋按设计进行下料、绑扎,并同时铺设预埋管线。前期工作验收合格后进入浇筑混凝土工序。浇筑混凝土时,肋梁和楼板的浇筑应按同时一方向进行浇筑,混凝土初凝后安排人员压实面层,在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图四 钢筋绑5de5fd88cfc49_html_f1c50be86c3b0bca.jpg

2.3.5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与一般实心楼盖相同,夏季一般采用浇水的方式进行,冬季可采用外表面用草帘塑料布等覆盖进行保温养护。拆模工序与一般模板拆模相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即可。

3 技术要点

把控好技术要点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3.1 模壳加工质量标准

3.1.1 外观质量

模壳的表面平整度高、洁净无异物;四周边角完好无缺漏破损;不应当有影响使用质量的裂纹、孔洞、麻面等缺陷;整体必须符合使用要求。

3.1.2 尺寸偏差

模壳的加工尺寸偏差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出台,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应保证模壳的长、宽、高误差范围在±5mm即可。

3.2 模壳安装要点

安装位置要准确,按事先装备好的放线位置进行摆放;安装过程中应使模壳底部与模板紧密结合,防止出现漏浆事故;当模壳尺寸较大时,可在模壳内部用木方支撑,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壳承受过大荷载造成受损变形;安装完成后,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位置有误应进行调整,以保障肋梁的顺直和断面的尺寸;模壳就位后,用钉子将模壳四周与模板固定,以防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产生位移。

3.3 混凝土浇捣要点

混凝土浇筑顺序为柱头与框架梁先浇,然后

再浇筑肋梁和楼板,需要注意的是肋梁和楼板应同时一个方向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泵管尽可能架设在框架梁上,如需在模壳顶面架设泵管,要在纵横肋梁相交处泵管下放置弹性缓冲垫(废旧小汽车轮胎)缓解泵管对模壳的冲击力。振捣时,可采用小型的振捣器进行作业,作业中严禁让振捣棒与模壳侧边或表面直接接触进行振捣。

3.4 拆除架、模板要求

支架拆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要求时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按顺序进行拆除,过程中不可暴力拆除,禁止乱抛乱扔。

1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5de5fd88cfc49_html_c843c664a0592fc1.jpg 五 成品效果

4 注意事项

4.1 模壳进场后应组织验收,检查相关检测格报告、资质证书。

4.2 模壳在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要成叠成垛,堆放场地应坚实整洁,使用中文明施工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变形。塑料模壳还应当做好防火措施。

4.3 模壳调运到板面上时避免集中放置防止造成过大的集中荷载,安装时应将板面清理干净,确保两者紧密接触。

4.4 模壳上不得直接放置施工机具,不得随意踩踏模壳。模壳不可随意切割、拼接,以免影响模壳强度。

4.5 混凝土泵管不应直接架设在楼板钢筋上,可搭设木方或短管架子将泵管架高。

4.6 浇筑时混凝土不能直接冲击模壳,以免造成模壳的松动位移。应尽量降低下料口的高度差缓解冲力。

4.7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超振,防止对模壳产生破坏,作业时均匀振捣,避免漏振。

4.8 支架摘除后集中放置,进行修理清洁,妥善保管。

4.9 施工中注意成品保护,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5 结束语

乘着国家蓬勃发展的东风,建筑业也在不断前进,各种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都有力地推动力整个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模壳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它凭借自身的优势促进了相关建设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也为整个建筑行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希望本文能在建筑模壳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方面对有需要的相关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5de5fd88cfc49_html_2ff2181f206b4956.gif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