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巧用生活物品举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巧用生活物品举隅

闫素芬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056000)闫素芬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传统的做法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的巩固,考虑学术特色,只是照本宣科,而较少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在一些学生的眼中,物理(包括物理实验)逐渐被视为一门刻板、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注重实验的选材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能通过实验大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低成本实验的宗旨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以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物理实验,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所提倡的并不是实验器材的简单替代,而是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现象的明了。我们身边有许多材料,每一种材料或器材都有其特性。根据各种材料的性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装置,多方挖掘资源和实验潜力,显示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说明不同的物理原理,是一种非常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1妙用乒乓球

1.1平面镜成像。在讲授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可以用乒乓球进行如下演示。在水平桌面上画上方格标志,然后竖直地立放一个平面镜,让一个乒乓球慢慢滚向镜面。这时,可看到球和球的虚像,分别由前方和后方离镜面以相等的距离,逐渐接近镜面,并同时到达。若将平面镜向前倾斜45度,重做上述的实验,这时,看到的是球的虚像改成由上方竖直向下滚向桌面。这些现象都说明,平面镜的虚像和物对镜面来说总是处于互相对称的位置。

1.2摩擦起电。在桌面上垫一块泡沫塑料,塑料上面放一把干燥的金属汤匙。拿一个干燥的乒乓球,包在毛绒布块里反复摩擦,然后把乒乓球从包里直接落到汤匙上。灭掉电灯,把你的食指指尖逐渐靠近汤匙把的端部,相距几厘米的范围内,就会看到蓝色的电闪从指尖和把端间跳过。

1.3大气压的存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上,用纸片托水的实验演示了大气压的存在。同理我们可拿一个瓶口小于乒乓球直径的瓶子,往瓶里灌满水,用乒乓球代替纸片进行实验,同样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且实验的成功率高,学生感到很新鲜,觉得有趣。

1.4气体受热膨胀。将瘪而不破的乒乓球按入一杯开水中,看到瘪乒乓球重新鼓起来。这说明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1.5静止的物体有惯性。用一块胶木板或纸片放在杯子上,再把一个乒乓球放在胶木板上,使球静止,迅速用手弹出胶木板,乒乓球就会落在杯中。这就说明了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1.6测平均速度。拿一块长木板(1米左右),用砖垫起一端,使木板保持很小的坡度,把乒乓球放在斜面顶端,让乒乓球沿斜面滚下,测出乒乓球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算出乒乓球的平均速度。

1.7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把两个乒乓球放在桌面上,让一球静止,另一球在桌面上运动。问两球间的距离是否在变化?(变化)若选运动的那个球作参照物,在桌面上不动的球是运动还是静止?(运动)选桌面为参照物呢?(静止)这说明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另外,利用乒乓球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动、势能间的相互转化也很方便,这里从略。

2巧用可乐瓶

现在人人都喝可乐,可乐瓶随处可见,对如此不起眼的瓶子我们也可以挖掘它的实验潜力,指导学生做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

2.1制作液体压强演示器。在瓶的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等大小孔,然后向瓶内注满水,可以看到位置越低的孔喷出的水流越急,由此可以直观的反映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2演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取一合适的瓶塞将瓶口适当塞紧,然后以手用力捏瓶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少,至某刻瓶塞将会蹦离瓶口,这是由于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气体压强所致,说明封闭气体温度不变时其压强随体积减少而增大。

2.3演示喷雾器。用细管插入加盖的盛水可乐瓶用手使劲捏可乐瓶,水会成雾状从细管中喷出。

2.4制作量杯。用实验室已有的量筒定量地向瓶中倒入水,并在瓶上各相应位置刻上对应的刻度,然后以此瓶当量杯使用。

2.5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将瓶内灌满水,取一小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将瓶倒转,使其瓶口朝下,但玻璃片不会下落,说明有大气压将玻璃片朝上顶住。也可将瓶口敞开,用手将瓶捏扁,使瓶口朝下插入水中,松手使瓶体复原,则水将进入瓶中并上升到瓶外水面之上。

2.6演示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取一橡皮膜将瓶口密闭,橡皮膜贴紧在一平面内,将瓶身浸入热水中,使瓶口露出水面上,稍过片刻,可见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此时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即瓶内气压比原来增大了,瓶内气压的增大是由于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所致。说明体积一定的气体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除此之外,利用可乐瓶还可演示空气的对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