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做小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殷青云

河北省魏县实验学校(056800)殷青云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工作,直接负责班集体的全面工作,班主任的作用不可低估。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会落实在行动上,所以,教师的形象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守信;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注重仪表,朴素大方,切忌轻浮。这样,学生就会尊重你、信任你。怎样树立个人形象,具体我们应做到:衣着要整洁、说话要文明、知识要全面、办事要守信、作风要民主、成效要突出。无爱不足以为师,非严不足以成器,少勤不足以毕功。班主任要做到“勤”,就是要“脑勤、口勤、手勤、腿勤”。脑勤,就是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研究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口勤,就是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交谈聊天,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品行;手勤,就是要及时将工作中的学习心得和感悟记录下来并给予总结概括;腿勤,就是要深入家访,掌握学生家庭环境的第一手情况,以便在施教时心中有数。

2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

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因此,选举班干部一定要民主,要增加透明度,要公开、公正、公平。只有这样选拔出来的班干部才能让学生信服。只要能被同学们信任,班干部的号召力就强,就能与班主任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平时,班主任对班干部要求要严,要从德智体诸方面衡量,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班主任在组织、管理班级时,应通过具体的教育行为去影响和推动班级活动的开展。其教育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班级常规制度。班主任应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参与为原则。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③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主要包括:与班级任课教师的配合,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④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班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班级档案分为学生个人档案与班级集体档案两大类,以记载事实为主。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自己工作的有关材料,如,班级计划、工作总结、谈话记录、班主任日记等。⑤班主任要加强培养指导班级活动的能力。班主任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最好能够懂得一些音、体、美、科技等方面的常识,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和上进心。比如,我每一学期都会选定一个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教育班会,当然从内容主题的角度看,班会与德育直接相关的较多,但不同年级还有一些与年级阶段、年龄段相关的独特内容。

3关心学生,用爱换取学生的信任

一是要多表扬,少训斥,注意循循善诱。班主任应该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尤其是班主任的肯定,当他的某一优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可能使其缺点得到改正。有优点要给予恰当的表扬,但不是说对其缺点就视而不见,不批评。相反,对其缺点应及时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使之明辨是非。

二是要密切联系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广泛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家庭、思想状况,才能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他们,做到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加深师生关系,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要坚持严与爱相结合。所谓严,就是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学生的常规管理才能逐步形成,学习才会有进步,班级的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正轨,这是提高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保障。所谓爱,就是无私关爱。在生活上,班主任要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班主任应是一位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在思想工作上,班主任应是一位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应是学生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这种爱是大公无私的,是不计任何回报的。

四是要看优点,多鼓励,做到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或显或隐的优点,班主任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利用他们的优点。

五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都是一个班级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和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风气,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对后进生来讲更应该从学习和思想上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帮助,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充分发现并利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

4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交往的艺术

班主任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制定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家访中班主任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对学生的成绩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会,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一般由班主任发起并组织,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举行,邀请全体家长参加。家长会上可以汇报班级学习情况,介绍班级工作计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等。要开好家长会,目的、要求一定要明确,选时要恰当,会议的内容应事先书面通知,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并要妥善确定开会时间,力争使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参加。同时,会议的召开要准时,不拖拉。班主任一定要有发言,班主任的发言要充分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引发家长的共鸣。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