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灰散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十灰散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任国栋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十灰散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将其按住院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十灰散行止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天后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治疗天数等指标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十灰散应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可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并且可改善患者胃痛、胃痞、口干、纳差等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十灰散奥美拉唑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44.032

作者单位:271400,山东宁阳县,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属急危重症之一,其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且排除静脉曲张疾病所引发的出血[1]。上消道出血引发因素较多,如上消道病变、胆胰疾病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2]:血便、黑便、呕血、并伴有周围循环障碍等。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多采用保守、手术、介入栓塞等方法进行治疗,由于手术、介入栓塞等方法属侵入性操作,术后并发症较多,限制了其应用范围[3]。保守治疗常采用输血、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抑酸药物等方法行止血治疗,虽然止血效果尚可,但止血时间较长且不能缓解患者中医症候,对患者机体康复有较大影响。为了探寻治疗该病症更为有效止血方法,本文选取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十灰散行止血治疗,止血效果颇为满意,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将其按住院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2.5±10.6岁;患者出血至入院时间在2—14小时,平均时间为4.7±0.9小时。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胃溃疡17例;出血性胃炎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25—72岁,平均年龄为42.3±10.2岁;患者出血至入院时间在2—11小时,平均时间为4.5±0.8小时。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胃溃疡15例;出血性胃炎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排除标准:合并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消化道肿瘤引发出血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并给予吸氧,对于出血量较多患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气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补充血容量,对于失血性休克、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每升70g患者,应立即给予输血。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行止血治疗:(1)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注射用奥美拉唑由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717。(2)药物应用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20ml+注射用奥美拉唑80mg静脉推注后,再以每小时8mg速度采用输液泵持续滴注达72小时。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十灰散行止血治疗:方剂组成:侧柏叶、小蓟、大蓟、大黄、山栀子、白茅根、三七粉、棕榈皮、丹皮、白及各9g,用火将上述诸药烧成灰,再研制成细末,用纸包裹后放置容器内置于地上达24小时,取药末15g用温藕汁或萝卜汁冲服,日3次,患者连续服用1周。

1.3评价指标

1.3.1疗效判断标准[4]:治愈:患者治疗7天内吐血、黑便等症状消失;行大便潜血检验(连续3天)结果显示:均为阴性。显效:患者治疗7天内吐血、黑便等症状消失;行大便潜血检验(连续3天)结果显示:均为(+)。有效:患者治疗7天内出血量明显减少;行大便潜血检验(连续3天)结果显示:由强阳性转变为(++)。无效:患者治疗7天内,出血未停止或加重。止血有效率计算方法: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按我院自行设计中医症候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后中医症候进行评分:其包括头晕、心悸、倦怠乏力、烦躁、口干、畏寒、胸闷、肠鸣等项内容,每项评分值均为0-3分,各项评分值相加即为患者中医症候总评分,总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中医症候表现越严重。

1.3.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治疗天数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统计学均行双侧检验,a=0.05为显著性水平标志,即:当P<0.05时提示:组间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由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7天止血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95.1%,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一。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19.5%,两组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三。

3讨论

上消道出血在中医学上属于血证范畴。根据出血部位以及伴随症状不同中医又将其分为呕血、便血、血厥等类型[5]。中医认为该病症引发因素为机体受外邪侵袭,致七情内伤、脉络受损,加之嗜食醇酒厚味及劳倦过度,使正气亏虚、气虚不摄,故血溢脉外。或病久入络,致血行不畅、血脉瘀阻,使血不循经致出血[6]。虽然西医保守疗法止血效果尚可,但其止血时间较长且患者中医症候得不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利于患者机体康复。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采用十灰散行止血治疗,十灰散方剂所用10味中药均炮制成炭入药,取中医黑为水之色;红见黑即止;水胜火之义理论[7]。本组方剂中:山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作用,本方剂取其清火之功,为君药[8];大黄具有泻热毒、行瘀血、破积滞的作用,本方剂取其降气之功,为臣药。大蓟、小蓟取大清体热的作用;侧柏叶、白及取清散体气的作用;白茅根取防制体瘀的作用;棕榈皮、丹皮、三七粉取收涩固本的作用,十药炮制成炭,共奏吸摄、收敛、填固之功效[9]。故止血效果快且持久,患者中医症候得解,有效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即减轻了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又节省了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十灰散治疗,止血效果确切,并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轻微,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彬.泻心汤合十灰散配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2例[J].陕西中医,2014,26(7):850-851.

[2]任大梅.中医中药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运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15):224-225.

[3]赵淑慧.中医益气补血方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50):8-9.

[4]李春艳.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4):58-59.

[5]石淑青.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4,19(6):1135-1136.

[6]刘婉丽.中医辨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05(24):75-76.

[7]林晓卫.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探究[J].中外医疗,2015,31(4):169-170.

[8]吴赵兴,张晓群,张永龙等.健脾止血方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69-1170.

[9]柏龙.中医中药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运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103-104.

(收稿日期:2015-09-12)

(本文编辑:陈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