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运动肌肉拉伤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急性运动肌肉拉伤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辛阳

辛阳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运动肌肉拉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名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针刺、按摩、恢复性锻炼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急性运动肌肉拉伤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AcuteExerciseMuscleStrain

XinYang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acuteexercisemusclestrain.Methods20patientswithacuteexercisemusclestrainfromNovember2011toNovember2012wereselectedandanalyzedwiththeretrospectivemethodtoanalyzetheclinicaldataofthepatientsandsummarizestheeffectofrehabilitationtreatment.?ResultsAllthepatientsinthisgrouprecoveredafter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treatmentsuchasacupuncture,massage,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soon.?ConclusionTheimplementationofrehabilitationtherapyinpatientswithacuteexercisemusclestrainhasgoodclinicaleffect.Itisworthypopularizingin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acuteexercisemusclestrain;rehabilitationtreatment;clinicaleffect

急性肌肉拉伤主要是由于运动和日常劳作引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引发运动功能下降甚至肢体残废等后果[1]。临床表明,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肌肉拉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急性运动肌肉拉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本文选取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名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名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本组患者中有13名为男性,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30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17.22±5.24)岁,其中有5名患者为腰部骶棘肌拉伤,5例为小腿三头肌拉伤,4例为大腿腘绳肌拉伤,3例为股内收肌群拉伤,另外3例为股四头肌拉伤。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刺、恢复锻炼和按摩疗法。①针刺疗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大小的穿刺针在伤部进行斜刺治疗。针刺部位为压痛点上下左右四处一寸远,针与皮肤约成四十五度,穿刺后将针与电针仪连接,采用连续波持续治疗十分钟,然后采用疏密波治疗十分钟,每天治疗一次,持续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不超过两个疗程[2];②按摩疗法:患者伤后四十八小时后开始按摩。按摩部位为伤部及其周围,采用点按的方式轻轻按压损伤部位周围的穴位,同时对肌肉条索进行分筋和理筋,如果感觉到硬结的时候则采用拇指进行推按,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每次按摩时间为十至二十分钟,每天一次,持续按摩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不超过两个疗程[3];③恢复性锻炼:恢复性锻炼于受伤后二至三天开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着弹力绷带,最开始为静力性练习,随着病情的恢复慢慢转向动力性练习,并逐渐由力量性练习转变为速度性练习,练习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准,静力性练习主要是肌肉静力性收缩,持续五至十秒,每两次间隔十至二十秒,反复十遍,每天一至两次,常见的项目比如绷大腿练习、徒手静力抵抗练习、绷小腿练习等;动力性练习过程中每次收缩至最大幅度时停留三至五秒,然后还原动作,每次反复十遍,每天一至两次,常见的项目为蹲起练习、仰卧举腿练习、提踵练习等;速度性练习主要是指跑步,先进行慢跑,慢慢的加快速度转向正常跑最后到快速跑,每天五百米至一千五百米,每天至少一次[4]。

2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针刺、按摩、恢复性锻炼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患者实施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肌力五级,患者均能参加正常体育训练,但部分患者在进行剧烈活动的时候有轻度疼痛。

3讨论

急性运动肌肉拉伤主要是由于运动及强度较大的劳动引起,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等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斜刺针法是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技术,治疗骨骼肌损伤由来已久。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相比于直刺,斜刺能更显著地促进极限负荷后骨骼肌收缩蛋白的合成和超微结构的恢复,同时,结合着电针治疗还具有良好的解痉止痛效果,促进患部局部的血液循环,因此该方法治疗肌纤维轻度拉伤和肌痉挛疗效显著,实为首选方法。如果患者的急性运动肌肉拉伤为为肌纤维部分断裂,且局部有硬结或血肿的时候应先采用或硬结时,应先采用斜刺针法,然后再与按摩配合治疗[5],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恢复性锻炼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研究出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肌肉拉伤后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表明,患者在病情没有恢复的时候如果运动不当就可能导致已经愈合的伤情复发,使前期治疗效果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进一步加重病情。但如果运动适当则对伤情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进行适度的静力性练习能促进肌肉的修复。因此,对于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建立合理的恢复锻炼方案,采取有效的运动方式促进伤情恢复,避免加剧伤情。

本文采用调查性的方式,对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0名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性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急性运动肌肉拉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光辉.急性肌肉拉伤康复治疗18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1:20.

[2]王大安.电刺激治疗股二头肌急性拉伤的模拟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3]钟运健.快速跑时下肢肌肉工作特性及腘绳肌拉伤风险的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4]门伟,曹文渊.投掷运动员上斜方肌肌肉过紧康复放松初探[J].武魂,2013,07:46.

[5]姜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作者简介:辛阳(1980—),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与运动损伤(陕西省西安市,710600)。

(收稿:2013-12-12编辑:黄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