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探析

张锡三陈淑彦,李共信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730900

[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牵引,剩余一组实施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是(8.63±1.82)d、(6.09±1.67)d、(4.55±0.93)d,对照组分别是(11.50±2.25)d、(9.53±1.64)d、(7.82±1.53)d,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

颈椎病[1]主要是由颈椎间盘退变造成的椎体骨质增生,对相邻软组织产生压迫或者是刺激,导致一系列体征与临床症状的出现,又名颈椎退行性脊椎病[2]。颈椎病集中在年龄超过40岁的中年群体,由于现在人们长时间的工作或者是看电视、玩电脑,颈椎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以上肢麻木、头痛头晕、颈部疼痛、颈部板硬、肩背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3]。有文献资料[4]指出:颈椎病患者中,男性比例是50.5%,女性比例是49.5%,男女比例差异性不明显,成为骨科临床治疗中多发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笔者以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开展探究活动,以统计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颈椎病患者,排除先天颈椎急性、肿瘤、骨折、结核、心脑血管、孕产妇、肝肾疾病、颈部皮肤受损、手术治疗等的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高是78岁,最低是22岁,平均是(43.7±1.5)岁,病程是1—17年,平均是(5.9±0.8)年,包括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龄自23岁到77岁,平均是(43.8±2.3)岁,病程在1—20年之间,平均是(6.1±1.0)年,包括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将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治疗,患者颈前弯曲5°左右,重量控制5kg,选择坐位,每次时间控制在20min—30min之间,1次/d,需连续治疗10d;观察组给予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选取患者的风池、颈夹脊、百会、肩井、悬钟、后溪、合谷等穴位进针,有肩部症状者,配肩髎、肩髎、肩外俞;有肘臂症状者,配曲池、天井、外关、尺泽;有腕部症状者,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在进针得气后,需留针30min左右,1次/d,同时选取以上穴位中的2-3穴,行温针灸法,患者需连续治疗10d。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疗效、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颈椎复发率等进行观察与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消失,且颈部活动不受到限制,能够正常工作与活动,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体征消失,颈部活动正常,可进行工作与活动,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颈部活动受限,能够开展日常工作与活动,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利用软件版本为SPSS18.0的软件进行本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表示利用(),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利用比率%,开展X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本次探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一:

2.3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对照组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是4%,对照组患者中,1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是30%,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颈椎病属于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多发疾病,以眩晕、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治疗难度较高,单一治疗效果不佳,而手术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多选用针刺、艾灸、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法[5]。

颈椎病在中医中属项痹的范畴,多是由动作失度、感受外邪、跌打损伤等导致患者颈部的气血运行受阻引发的。针灸[6]属于我国中医中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具备解痉止痛、疏通经脉等的作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椎枕肌群紧张度,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痉挛,降低颈椎退变刺激患者颈神经根的程度,恢复患者颈部神经功能。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10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开展探究活动,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与周佐涛[7]等人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针灸在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意义重大,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晓平,符文彬,张光彩等.针灸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18-921.

[2]刘福水,张义,钟鼎文等.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9):1622-1625.

[3]王雷,周震,王遵来等.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69-73.

[4]房玉中.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99-100.

[5]史莹莺.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4-905.

[6]贾文智,刘小红,吴定怀等.葛根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40例[J].陕西中医,2011,32(4):438-439.

[7]周佐涛,林晓山.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2):1844-184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