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观察

岳波

岳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由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积极治疗原发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及早下床走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康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之后,观察组50例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30例,无并发症;对照组中痊愈18例,好转28例,并发症4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15.48

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护理专业

[作者简介]岳波(197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老年阶段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老年高血压患者骨骼脆弱,骨质疏松,这种身体机能最容易导致老年关节问题。目前随着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越老越多,高血压患者中诱发各种关节炎的患者人数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普遍认可。而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我院医护人员选取100老年高血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护理效果,获得一些心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5±2.5)岁,其中股骨头无菌坏死15例,股骨颈骨骨折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髋关节炎3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3.1±2.2)岁,股骨头无菌坏死10例,股骨颈骨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髋关节炎6例。

本次选取患者均是首次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换置术患55例,其中包括骨水泥型36例,飞骨水泥型19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45例,骨水泥型28例,飞骨水泥型17例。合并症:高血压病67例,糖尿病24例,肺部疾病6例,心功能不全4例。

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爆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时间均为(12±5)天。

1.2一般方法

观察组:术前护理术前检查包括患者心功能、肝脏等方面的检查,血液以及呼吸系统检查,尤其重视血压和心脏功能。在手术前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和血压情况,在手术前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位置心脏功能,对高血压偏高患者可以推迟手术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术后1-2天测量患者血压、呼吸、脉搏,7次/天,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现象,并且及时报告临床,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止痛以及保暖等护理干预,尽快稳定患者病情,提前康复出院。体位护理患者手术之后,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帮助患者翻身,防止患者关节过度弯曲和伸直,术后在关节处垫一个软垫,防止内旋,患者下地时,穿防滑鞋,避免摔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控制疼痛术后要舒展身体,躯体舒适可以提高患者愉快心情,帮助缓解患者不安的心情,患者疼痛减轻,从而能控制血压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合理饮食术后要注重保持患者排便的通畅,并注重均衡饮食,合理控制饮食结构,同时重视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督促患者定时排便。针对卧床患者则需积极指导患者在出现便意时迅速排便,注意切勿对其腹部施加较大外部压力,以保障其排便通畅。并于患者排便5分钟后,严格观察其血压变化情况。预防并发症针对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高压患者而言,产生并发症类型包括肺栓塞、局部感染等,在护理期间同时还需注重并发症的预防。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适当拍背,并使用抗凝剂。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选取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通过对比护理观察后,显示选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82%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

组别痊愈好转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

(n=50)41(82.0)9(18.0)0(0)

对照组

(n=50)26(52.0)18(36.0)6(12.0)

3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属于较为大型的手术之一[3]-[4],对人体创伤较大,且出血量较多、较易引起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对术中无菌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因此,为了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置换手术的成功率,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还必须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手术前期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保持其心脏功能的正常性,降低手术风险。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药物指导,注重饮食的均衡,督促患者禁食诸如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并重视前期的心理护理[5]。同时,在手术中一定要注重监测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保暖。术后要及时给予患者营养供给,早期营养供给应该坚持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等为主,增强患者骨骼和体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患者提供非常安静的病房,注意术后的休息和饮食,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患者在术后可以下床进行活动,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通过围术期的全面护理,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能围术期各个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从而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之后康复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也非常好,本次治疗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全面护理下,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这种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康复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提供最全面和最为专业的服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倩.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0:253.

[2]王永群,唐亚平.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97-98.

[3]王素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39-140.

[4]马杏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15:171-172.

[5]薛桂霞,尚晨阳,高春玲.重症颅脑外伤呼吸道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0,08:142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