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郑淑玲

郑淑玲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1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照两组血糖和血压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干预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时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防止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护理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36.15

作者单位:277100,山东枣庄市,山东枣庄妇幼保健院

作者简介:郑淑玲(1964—),女,山东枣庄市,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主管护师。

ReflectionontheNursingof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DiabetesMellitus

ZhengShuling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nursingprogram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diabetesmellitus.Methods100casesof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diabete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50casesineach.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whiletheinterventiongroupacceptedcomprehensivenursing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Bloodglucoseandbloodpressurechangei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fastingglucose,postprandial2Hbloodglucose,systolicanddiastolicbloodpressureinboththetwogroupswerereducedinvaryingdegrees.Thedifferences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intheinterventiongroupwere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imelycomprehensivenursingcanreducebloodpressureandbloodglucoselevelsinpatients,preventanddelaythe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andimprovethelifequalityofthepatients.

Keywords:hypertension;diabetes;nursing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致残、死亡的高危因素[1]。我科收集1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相关资料,实施科学有效的规范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男45例,女性55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5±4.4)岁;体重61~77kg,平均体重(69±7.5)kg;病程4~18年,平均病程(8.4±3.2)年。剔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2)精神病史;(3)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降糖、降压治疗,接受常规护理。

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

1.2.1心理护理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以致病人情绪紧张、焦虑,消沉,入院后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应耐心、亲切、周到,尤其对老年患者更要不厌其烦,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安慰,使病人感到被重视。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该疾病,帮助患者舒解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嘱其放松心情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2.2用药护理

根据医嘱监测动态血糖、血压,为每位患者讲解药物的用量、使用方法、服药时间等,部分降压药会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故而叮嘱患者用药后起立时动作要缓慢,以免发生突然晕厥出现意外。糖尿病患者带胰岛素泵时根据医嘱设定好胰岛素泵各项参数,如各个时间段的基础量、餐前追加量等,应密切观察泵运转情况及胰岛素的剩余量,检查泵的各种参数的准确性并根据医嘱进行调整,仔细查看输注管路有无扭曲、接头处有无松脱等,胰岛素泵发生报警时立即排除故障。并密切监测血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胰岛素的应用剂量、注射部位及方法,以及降糖药的正确服药时间,并观察用药后有无低血糖反应并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无力、心慌,多汗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测血糖,如是低血糖,立即口服甜食或葡萄糖,并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1.2.3饮食护理。

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是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饮食的重点是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合理安排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比例,做到科学饮食。控制总热量,计算患者每日所需食物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也可以少食多餐,要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这样可以减慢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可以控制体内血糖的升高速度,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不可过饱、过咸、过油腻或过甜。告知患者每日应固定进食时间,尤其在注射胰岛素及服用降糖药后及时进食,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应告知患者如发生低血糖怎样去处理。

1.2.4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和血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每日制定合理运动量,以不感到过度疲劳、轻微出汗为宜。可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尽量将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h,每次30min,每日1~2次。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或家属要陪同,注意有无不适、头晕,胸闷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应停止运动,血压过高时也要停止运动,避免发生意外。

1.2.5生活护理

患者作息应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入睡困难者可在睡前热水泡脚、喝杯牛奶等。糖尿病病患者易出现皮肤瘙痒应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穿宽松、棉质衣物。经常检查足部有无糖尿病足或感染。引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压,每天定时、定体位、定部位的测量血压。患者要掌握低血糖的症状辨别和处理方式。

1.2.6出院随访

做好出院指导,交代患者正确应用胰岛素及正确服用药物的时间,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值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有明显改善,其中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mmol/L±S)

3讨论

因为糖尿病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随之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血糖的升高会促进血压的升高[2]。相反,高血压也会促进糖尿病的进展。血压、血糖的剧烈波动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加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入院后应当重点向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降压及降糖治疗的必要性[3]。目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无治愈的方法,临床治疗要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治疗期间,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其能否坚持治疗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让其了解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求,,让患者认识到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终身服药。治疗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由于经济、心理、年龄、药物种类复杂等问题的影响,常常出现自行停药、减药或更换药物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建立起完善的用药护理方式[4]。合理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指导患者准确掌握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射时间,及口服药的服用方法及时间,避免血压降的过低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好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要合理控制饮食,禁忌过度饮食或过度控制饮食。根据患者血糖及血压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每日营养种类要丰富多样,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本资料中,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干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使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达到满意的效果,防止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羽.总体化护理队4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4):137~138.

[2]张延玲.高血压患者129例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202~203.

[3]代计新.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及诊疗护理体会[J].中国处方药,2014,12(3):100~100.

[4]耿涵涵.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