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病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病人的影响

王晓云李新英

王晓云李新英

[摘要]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病人的影响。方

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共80例

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HAMA)、抑郁量表评分(HAMD)、

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后,观察组和对

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HAMA评分、HAMA评分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针

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病情,减少病症发

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护理干预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30.36

作者单位:250033,山东济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

[作者简介]王晓云(1973—),女,硕士学位,主管护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新英,通讯作者。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CCCI)是指各种

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

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头晕、头重、肢体麻木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无神经系统局灶性定位,常伴有高血压或眼底动脉硬化等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

见病,多发病之一,已成为威胁老龄人群的第一杀手[1]。长期处于脑供血不足状

态,可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痴呆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2]。因此,给予患者及时的药物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缓解临床病症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行为心理护理、户外运动、心理治疗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话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共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50~72,平均年龄为50.5±6.1。观察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为49-75岁,平均年龄为52.5±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包括机体脑循环发生障碍,CT检查未见均无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以及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等。临床主要症状为头重、头昏、头痛、逆行性遗忘记忆力减退、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耳鸣、肢麻等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健康情况方面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的健康的日常饮食,忌烟忌酒,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适度的做些运动,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第二,正确指导患者服药,不能更改药物以及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糖,血压,血脂等。

1.2.2护理干预

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一个方面:第一,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病症长期反复,甚至部分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低落,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鼓励、开导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以及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第二,为患者讲解健康常规知识与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使其体会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避免疾病复发的有效措施之一,教育患者关心自己的健康情况。第三,引导患者开展适当户外运动,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第四,出院时指导患者按时服药,指导患者或其家属遇到危急时刻的处理方法,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叮嘱患者密切监测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的变化,预防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的复发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考察患者有无焦虑或抑郁病症。HAMA与HAMD评分将7分作为评定的分界值,不足7分认为患者无焦虑、抑郁病症,高于7分认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病症,然而分数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的病症的可能性就就越高。

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做调查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HAMA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l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x±s,分,n=80)

组别时间HAMA评分HAMA评分

对照组护理前8.6±0.98.8±1.0

护理后6.5±0.76.2±0.8

对照组护理前8.7±1.28.8±0.9

护理后4.5±0.64.0±0.5

P值<0.05<0.05

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做调查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56,P<0.05),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见表-2。

表-2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患者满意度分析(n=80)

组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对照组18121075

对照组2018295

3讨论

从结果可以看出,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HAMA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后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可能想降低,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控制效果更好,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降低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由日本医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不仅是中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为血管性痴呆、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3]。现代医学对本病病理机制的认识[4],认为在长期的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大脑皮质萎缩、脑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等病理改变,脑缺血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是CCCI引起的组织结构异常的结果。脑缺血引起神经元的损害主要包括免疫机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内分泌机制等机制。可见,如果能够在CCCI阶段给予一定的必要干预措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国内外近10年提出的病名,指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的状态,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无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明确提示[5],因此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可能不受到患者的重视,长此以往,进而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引起患者瘫痪、感觉发生障碍等更严重的并发症[6]。所以,患者必须重视此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复发。脑供血不足患者细胞免疫处于较低水平,免疫系统与大脑功能存在相互关系,当脑循环呈低灌注状态时,会影响脑干、丘脑的EN和5-HT通路,使其含量下降,导致神经精神副作用的出现或反复发作,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症状[7]。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治疗核心主要体现在,在给予最佳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减弱焦虑、抑郁等不良因素情,降低疾病的复发性,减少病人的痛苦,在对该疾病的控制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病情,使患者意识到重视自己身体健康可以减少病症发作,优质深度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伍雪华.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探析[J].医药前沿,2014,(2):243-244.

[2]褚彦君,张爱月,王素蛟.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375-2374.

[3]马宏博,司国民,张小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94-1395.

[4]TanahkWadaN.OgawaN.Chroniccerebralhypoperfusioninducestransient

reversiblemonoaminesicchangesintheratbrain[J].NeurochemRes,2000,25:313.

[5]万鸿平,章军建,汪长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血流变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16-27.

[6]罗慧钰.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716-1717.

[7]王雅芹,楚平华,田冬梅.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9):92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