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矫形鞋对偏瘫患者防足下垂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早期使用矫形鞋对偏瘫患者防足下垂的效果分析

张美玲

浏阳市集里医院神内二病室湖南浏阳430100

摘要:背景:偏瘫(Hemiplegia)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肢、下肢、面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意识障碍性偏瘫、迟缓性偏瘫、痉挛性偏瘫、轻偏瘫,需要借助于矫形鞋进行治疗。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矫形鞋对偏瘫患者防足下垂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浏阳市集里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进行物理治疗的男性患者50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人,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进行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每天观察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无退出及死亡,运动康复治疗介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时Barthel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时对照组在10m测试最大步行速度为(23.5±2.8)m/min,相较于治疗组(39.7±10.2)m/min较慢,治疗组患者步行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步行速度明显加快(P<0.05)。矫形鞋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早期矫形鞋干预对于偏瘫患者足下垂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关键词:矫形鞋;偏瘫患者;足下垂;效果分析

前言

急性脑卒中以及脑损伤是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且这两种病患者的存活着的致残率高达80%左右,因而在存货患者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留下足下垂、内翻畸形等后遗症,这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步行能力,并且还会对其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急性脑卒中以及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改善愈后患者的步行功能,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管病进入康复期以后,如果康复训练不能及时进行,偏瘫的肢体就会出现挛缩、僵硬、畸形、剧烈疼痛等情况,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有:1、肩关节半脱位;2、肩手综合征;3、肩关节周围炎;4、足趾严重屈曲、内收;5、肌肉萎缩;6、跟腱短缩。

脑卒中偏瘫患者若是想重新获得运动功能能力,就必须要进行康复治疗运动在学习的训练活动,若是要想尽快达到目标,就需要使用矫形器,矫形器的使用的重要程度相当于运动再学习的驯良方法,而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重新恢复其步行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帮助作用。

踝足矫形器是根据生物学原理改变神经肌肉和谷歌系统的技能特性或者结构的体外装置,可以对患者的功能缺陷进行预防、矫正畸形以及治补偿的器械。之前的医学观点上并不主张在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踝足矫形器,而是进行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的方式,直到这种康复训练方式无效之后再考虑使用踝足矫形器。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可以将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踝部异常和偏瘫步态完全或者部分的治愈;然而由于延迟使用可形成某种异常的步态,对于后期的矫正更是十分困难,甚至完全矫正更加没有可能性。因而,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治疗中使用踝足矫形器可以对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异常产生有效的改善效果,促进功能训练的效果发挥,大大提高患者愈后行走能力。且踝足矫形器早期应用可以增强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有效预防足下垂或者足内翻等后遗症发生,同时也可以防止失用或者误用综合症的发生,而在中期应用足踝矫形器可以控制在恢复训练中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和痉挛的发生,改善患者在运动中的协调能力和步行能力,有效矫正足下垂和足内翻等关节畸形的发生,促进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改善。

文章就早期使用矫形鞋对偏瘫患者防足下垂的优势进行对比观察,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资料以了解矫形鞋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矫形鞋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浏阳市集里医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进行物理治疗的男性患者50人,患者病程均不超过1年,下肢肌力达到4级以上,独立步行能力达到1级以上(即能够独立在室内行走10cm以上者),自愿同意矫形鞋配置与穿戴使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人,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定制个性化的矫形鞋,患者每天穿戴均超过4h。

1.3评定方法

对每日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进行观察。3个月时评估患者10m最大步行速度。10m最大步行速度指的是患者以自由的步伐在平地行进10m,测量每分钟走的距离表示患者的步行速度,经过多次测量取最大值。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运动康复治疗介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时Barthel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时对照组在10m测试最大步行速度为(23.5±2.8)m/min,相较于治疗组(39.7±10.2)m/min较慢,治疗组患者步行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步行速度明显加快(P<0.05),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脑部受伤后,一般处于昏迷或者偏瘫状态,此时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会导致患者发生肌腱萎缩、足下垂等并发症。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受伤的时候表现出偏瘫的症状,后期还会发生继发性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导致早期运动功能障碍更加严重。除此之外,脑干损伤患者由于肢体张力突然大量增高,引起肢体过度伸展,因此也大大增加患者足下垂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足下垂,指的是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不足、小腿三头肌发生痉挛、足跟腱发生痉挛引起的踝关节难以背伸的并发症,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处于正常的状态,因此在早期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矫形鞋干预康复护理治疗,激活其突触被部分,进而重建中枢神经功能,恢复下肢运动功能。本研究显示,与护理前对比,观察组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比护理前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矫形鞋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矫形鞋干预对于偏瘫患者足下垂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邓佳,罗爱英,程静,等.改良后足部防压疮矫形器在骨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6):700-702.

[2]薛燕萍,闫瑜.早期应用弹力矫形装置对脑卒中偏瘫足内翻、足下垂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56-57.

[3]黄春莲,李萍,李丹菊.动踝防旋防足下垂支具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1):7-8.

[4]徐娟,张苏玲,刘颖,等.改良足下垂预防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2):189-192.

[5]叶子.踝关节贴扎对偏瘫患者足下垂的作用及时效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6]李萍,黄春莲,李丹菊.动踝防旋防足下垂支具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效果观察[C]//全国神经康复学术研讨会.2012.

[7]乔文芳,刘凤,耿艳,等.自制足下垂预防鞋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09(12):109-110.

[8]贾汝福,王芝静,孙杰,等.一种足部矫形高腰鞋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50-251.

[9]冯晶,高艳.脊髓损伤后防止足下垂的矫正鞋制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1,7(2):3-3.

[10]左四琴,王艳,杨嘉琨.一种昏迷患者防足下垂功能鞋的制作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32):3938-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