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效果

杜晶晶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辽宁沈阳110013

摘要:目的:对家庭护理干预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和常规院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以及糖尿病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65%vs34.88%,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不仅可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同时还可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足;效果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分组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方式,对比分析了家庭护理干预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对86例患者分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76±3.51)岁,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可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各项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住院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院内护理干预,包括对症治疗、饮食指导、糖尿病足知识教育等。

出院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随访,将人员面访和电话随访有机集合,电话随访每月不低于2次,人员面访每3个月1次,随访期间了解患者疾病情况,耐心回答患者疑问,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与此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在患者出院前1d,参考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对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高低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足高、中、低风险组,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体现出护理侧重点的差异,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②成立家庭护理小组,建立家庭护理随访档案。家庭护理小组成员由工作年资在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组成,根据临床护理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安排其分组入户对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③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对于低风险患者,1个月进行1-2次家庭随访,随访期间根据患者日常护理情况,向患者重点讲解糖尿病足发生原因、危害结果以及预防重点,教会患者正确鞋袜穿脱方法、足部运动技巧等;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中、高风险患者,1个月随访3-4次,随访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识别患者潜在危险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教会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技能,解决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延伸服务和人性化关怀。

1.3观察指标

在出院前1d以及护理结束后的当天,测量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得分越高,则认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此外,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计算糖尿病足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数据组间比较差异用t、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作为糖尿病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足具有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患者常常以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下肢坏疽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治疗不及时患者有较高的截肢风险,研究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糖尿病足已成为了我国非外伤性截肢的第一位原因,为此,寻找有效途径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迫在眉睫。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仅糖尿病足总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同时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也明显更低(P<0.05)。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而言,将院内护理延续至院后,持续给予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全面降低患者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方面有积极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和全面的生理、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而可显著降低患者糖尿病足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家庭护理干预对头面部烧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马培亚,周宜芳,杨娟,孙勇,杨锋.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0)

[2]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张媛,李秀梅,古伟敬.中国民康医学.2017(12)

[3]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刘可健,张岚,麦婉婷.齐鲁护理杂志.2017(17)

[4]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管理[J].寿棘,杨健,余丽红,王芳.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