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有效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有效控制分析

陈相福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200

摘要:探讨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生理因素,检测仪器和试剂因素,饮食因素和标本因素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加强标本和检验系统的质量管理,认真开展项目审查,妥善保存检验记录,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结论:临床生化试验中影响试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严格管理操作规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提高控制效果。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引言

临床诊断中使用的大量客观证据来自实验室,该部门的结果也在疾病发展的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治疗疾病。生化测试的结果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分析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它们。基于此,作者进行了研究,现在报告如下:

1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储存及运输等过程。参与采集标本的医务人员和检查人员应接受培训,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申请表上的自然项目,疾病诊断,标本编号和检查项目应清晰,完整,正确填写出。医生或患者联系信息以便及时沟通。其次,标本的收集和储存应避免溶血,污染或蒸发,并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非病理因素。第三是避免其他药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在执行测试项目之前暂停使用可能干扰测试结果的其他药物。第四是避免因饮食,剧烈活动或昼夜节律变化引起的生理变化,告知患者在进行某些检查前是否需要空腹,是否在早晨采取血液和安静状态。

虽然我们非常重视分析前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但如果传递或解释结果有误仍可能产生误差。通过加强实验室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可以改善传输工程中的误差,但很难做到没有错误发生。检查员应重新检查建议报告并分析结果是否正常。这个和之前的测试结果之间是否有任何显着差异,结果与诊所提供的信息一致。如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是否需开展其他检验项目以明确诊断。

2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2.1生理因素影响

患者的年龄差异,患者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中指标确定参考值也应当体现差别性,以成年人与新生儿对比为例,新生儿因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未结合的胆红素不能转化为胆红素。生化检测中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值明显高于成人。还应考虑患者的性别差异。适龄女性的性激素在月经期间会发生显着变化。患者的情绪压力也会导致血清游离乳酸,脂肪酸和血糖升高。一些医学研究数据表明,生理因素将对测试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应该认真对待。

2.2环境设备和试剂的影响

任何先进的生化检测设备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维护,以保持最佳使用。使用者的不当操作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使用生化试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实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也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3饮食方面影响

患者饮食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饮食影响也与生化检查的质量有关,饮食可影响血液成分,TG,GLU,ALP等成分更容易受到影响饮食,TG特别明显,上升后,血液和血浆乳白色浑浊将被触发,对比色,浊度和滴定等测试项目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

2.4标本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查应要求患者在早晨和空腹时收集实验室样本。有些患者未能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这会降低标本质量或导致标本失效。如果没有采取措施重新收集样本,则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此外,一些检查人员的责任感不强,或者他们的业务能力低下。具体操作存在缺陷。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不当处理以进行样品加载过程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强化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途径

3.1加强标本的质量管理

为了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在患者检查前必须注意准备的质量。有必要做标本采集的基本工作。有必要根据要求安排患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引导患者关注患者的生命。习惯上提出科学要求,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习惯等,科学地确定标本采集的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样本采集要求。还应科学地注意标本的处理和处理。员工应严格遵守运输和处理标准程序,以尽量减少现阶段对标本质量的影响。

3.2加强系统质量管理检验

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对检验质量有重要影响,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等。医疗技术人员应在保证实验室的前提下,按照操作规范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进行调试,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确保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生化测试中使用的生化试剂的质量也是整个测试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试剂的质量是有效测试和确保测试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应从源头检查生化试剂的使用情况,使用优质产品,新产品应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应改进采购,储存和使用系统,并进行详细记录。此外,我们必须管理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质量,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3.3强化项目审查管理

在目前的临床生化测试工作中,审查链接很容易被忽视。在临床生化测试中,有必要加强对测试项目的审查并降低测试结果的错误率。根据研究数据,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绝大部分因素是因为缺乏基础责任。在获得测试结果后,检查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执行审查程序,特别是对于超出正常范围的数据错误值,必须仔细重新检查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地防止人为错误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实践证明,掌握项目评审管理工作可以增加有效生化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障碍,对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临床生化检测质量,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

3.4强化检查记录

管理检查记录是整个临床生化检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检查记录是检查工作的直接证据。它们不仅具有法律意义,而且还直接反映了工作人员的表现。加强检查记录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检查工作管理质量。这也是有效预防医患纠纷,主动依法的重要举措。检验人员应在记录中全面,准确,真实,并且有些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予以补充,提高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确保临床生化检测数据和内容准确。有关管理部门还要加强监督管理,根据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应结合检查记录,科学评估员工绩效,以及员工工资奖金,福利,奖惩推广和其他方面促进工作的有效性。

3.5定期对检验者进行培训

生化检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检验者,其自身水平会对检验结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合理配备和定期培养检验人员非常重要。医院和科室的相关领导人员需在控制生化检验的过程中使检验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另外应对其进行检查和外部监督,使其主动参与医院组织的一系列质量评价活动,充分了解准确检验的重要性。另外,需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参加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除了职业道德和操守外,检验人员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操作仪器时精确、熟练,防止检查过程中存在失误,将准确的信息提供给临床诊断人员。

总结

可以看出,在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中,医疗技术人员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活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和不断完善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检查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常朝晖.检验前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7):93-95.

[2]曹丽华.临床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31).

[3]孙太起,佟久芬,刘梦雅,等.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5).

[4]崔清雄.检验前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重要性探究[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0):00224-00224.

[5]王冰.标本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12):99-100.

[6]李阿平.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分析[J].当代医学,2018(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