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疗法临床应用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督灸疗法临床应用综述

魏营

魏营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300400

摘要:“督灸”又称长蛇灸、铺灸,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罗诗荣先生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1],是在督脉上施以隔药灸疗法,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督灸是在背部正中点火燃艾,形似长蛇。督灸法施术独特,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治病快捷,功效卓著,是一般灸法所不能比及的[2]。督脉铺灸用细软如棉的艾绒,燃烧时速度慢,火力均匀、温和、持久,渗透力强,能够窜透肌肤,直达组织深部,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疾。督灸疗法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也得到更深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近年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综述如下。

关键词:督灸;临床应用;综述

督灸施灸部位常需铺垫生姜泥,生姜对皮肤的刺激性小,短时间内可重复操作,不会因刺激强度不够而影响功效,常作为通用材料[3]。督灸不宜过于频繁,每次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周,间隔时间过短容易出现身体疲乏、头昏等症状[4]。督灸疗法作为祖国医学中传统的治疗方法,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其理论日趋丰富,其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一、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

因督灸施术在背部正中,对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脊柱相关病证取效最为直接,成为督灸的主要应用范围。晁金玲等[5]收集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督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4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子朋[6]将6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督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证明督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临床疗效显著。余月花等[7]针灸配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9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刘晓安等[8]研究表明督灸能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MMP-3水平,升高TIMP-1水平,调节MMP/TIMP平衡,减少致炎因子的释放,调整异常的基质降解和减少血管形成等炎症的病理因素,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减少软骨和骨质破坏,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岳宝安等[9]应用督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7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P<0.01),提示督灸具有抗炎、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王海燕等[10]收集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督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刮痧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文启等[11]观察草木樨流浸液片联合督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治疗4周后,受试者病情明显改善,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草木樨流浸液片联合督灸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0/20)低于对照组(4/20)。说明草木樨流浸液片联合督灸能够纠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从而发挥临床疗效。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王湘雨[12]对慢型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督灸治疗,与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认为督灸疗法能使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刘凤伟等[13]在每年“三伏”天采用“督灸”疗法治疗体虚感冒96例,总有效率达93.7%,认为“三伏督灸”能鼓舞阳气、振奋卫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体虚感冒的目的。周庆伟等[14]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督灸疗法治疗肺纤维化肺肾阳(气)虚证50例,总有效率为92.0%,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督灸疗法具有温阳固本、补益肺肾、化其瘀滞的功效。张俊红等[15]应用BODE指数(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评估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BODE指数各因子及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呼吸困难(MMRC)及6min步行距离试验(6MWD)指数因子较治疗前亦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ODE指数及指数因子中MMRC、6MWD和体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差异。研究证明督灸可以降低COPD缓解期肺肾气虚型BODE指数,从而改善COPD预后。邵素菊等[16]将60例肺气亏虚型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督灸组和中药组各30例。督灸组采用隔生姜泥铺灸治疗(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中药组采用补肺汤(黄芪、人参、熟地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显示督灸组痊愈1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中药组痊愈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督灸组疗效优于中药组。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丰培学[17]采用督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35例,与口服复方芦荟胶囊组比较,统计发现督灸治疗慢性传输性便秘具有作用缓慢递增的特点,至第4周开始优于对照组,虽然不如口服药速效,但疗效逐步提高并作用持久。高映辉[18]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采用督灸疗法治疗,与针刺法治疗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李晓杰等[19]将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予以督灸疗法,对照组仅使用干扰素,结果发现督灸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认为督灸为预防干扰素副反应的有效治疗方法。王相东等[20]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肠宁灌肠液,督灸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使用5-氨基水杨酸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体疗效为73.3%,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对比,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证实肠宁灌肠液联合督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清利湿热,温阳健脾的疗效。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宋琳琳[21]临床收集13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四个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分疗程对督灸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督灸治疗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改善作用。张秀红等[22]观察针刺联合温灸督脉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73.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针刺联合温灸督脉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朱才丰[23]根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艾灸督脉穴位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将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对比。结果显示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CA与ADL评分,两组治疗后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MMSE、MoCA与ADL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实艾灸督脉组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冯晓东[24]观察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6d,疗程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证实督灸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郑盛惠等[25]观察督灸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1L-2、IFN-7、TNF-a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4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郭存霞等[26]选取该院透析中心120例长期透析的中度以上疲乏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用Piper疲乏量表、疲乏缓解量表调查患者疲乏状况及缓解方式以评价督灸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疲乏(DRF)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督灸干预组)中度以上疲乏21例,患疲乏平均总得分为(3.62±2.58)分;对照组中度以上疲乏41例,患者疲乏平均总得分为(4.32±2.44)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度以上透析相关性疲乏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68.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胡玉娜[27]将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给予督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再造生血胶囊,分时段检测血常规。结果研究组有效为93.93%,而对照组仅87.88%;两组得到的骨髓抑制结果呈现明显区别,数据存在分析价值。临床观察显示,督灸具有防治骨髓抑制的作用。王俊鹏等[28]理论阐述督灸疗法,分析其操作步骤,总结该疗法治疗放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督灸疗法具有显著的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温通气血、培元固本等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督灸疗法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安全舒适,操作简便,故督灸疗法及其在肿瘤临床中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应用优势。

督灸疗法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发现,有关督灸疗法的临床报道不少,其应用有效、安全性高,但大部分是临床疗效观察,或者是个案报道,缺乏规范的大样本调查。此外铺灸疗法治疗疾病的机制研究还比较表浅,仍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说明、证实铺灸疗法的机制,促进其临床效用的挖掘。

参考文献:

[1]朱月伟.罗诗荣老中医灸疗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5):1.

[2]黄冬娥.铺灸疗法及其临床运用[J].河南中医,2006,26(1):70-71.

[3]王丽,袁卫华,蔡圣朝.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3):35-37.

[4]杨晓琳.浅谈督灸的保健作用[J].山西中医,2011,27(1):60-61.

[5]晁金玲,苏佳雄,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26-27.

[6]周子朋,督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临床研究,中医学报,2013,10(28):1603-1604。

[7]余月花,苟成钢,温针加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3):232.

[8]刘晓安,左祖俊,揭平,等.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183-184.

[9]岳宝安,毕宇峰,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72例,陕西中医,2007,28(11):1536-1537.

[10]王海燕,马卫平.长蛇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46-47。

[11]刘文启,卢秀花.草木樨流浸液片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药学研究,2016,35(3):182—184.

[12]王湘雨,督灸治疗慢型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8):10一11.

[13]刘凤伟,张丽.“三伏铺灸”防治体虚感冒96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12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141.

[14]周庆伟,杨秦梅.督灸疗法治疗肺纤维化肺肾阳(气)虚证50例[J].中医研究,2010,23(8):72一73.144.

[15]张俊红,督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肾气虚型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12,6,21(6).

[16]邵素菊,邵锋锋,李真,李盈盈,督灸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5(20):663,670.

[17]丰培学,铺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5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4):34一35.

[18]高映辉.铺灸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J].光明中医,2009,24(2):291.

[19]李晓杰,刘晓燕.督灸预防干扰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5):307一308.

[20]王相东,邓轩峰,窦伟利,肠宁灌肠液联合督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陕西中医2012,33(9):1127-1128.

[21]宋琳琳,督灸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陕西中医2013,33,(12):1655-1656.

[22]张秀红,白梅,针刺联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天津药学2013,25(4):33-34.

[23]朱才丰,杨骏,费爱华,俞红五,艾灸督脉组穴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0,11.

[24]冯晓东,吴明莉,督灸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10.

[25]郑盛惠,郑生智,吴玉娟,焦建凯,任蓉,魏林林,姜健.长蛇灸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555-2557.

[26]郭存霞,高云,刘静,督灸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疲乏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5(34):2720-2722.

[27]胡玉娜,督灸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5,2(15):2970.

[28]王俊鹏,范家英,陈佳,督灸疗法及其在肿瘤临床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32),172-173.

作者简介:魏营,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主治医师,本课题源自:2015年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5—SHGY—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