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分析

钟俸兮

岳阳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46例下颌偏斜畸形病患,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以及下颌运用范围,术后的头影测量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明显(P<0.05)。46例患者术中意外骨折3例,占比6.5%;术后7d出现下唇有不适感甚至麻木者19例,占比41.3%;1例术后关节出现张闭口疼痛,占比2.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伤口愈合不佳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患的下颌偏斜畸形都获得较大改善,脸部基本对称;中线不偏倚,牙齿平整,上下颌骨、覆牙合覆盖以及咬合关系均较佳;头影测量结果提示两侧下颌骨对称,颏部居中;张闭口时下颌偏斜状况消失,开口型明显改善。结论: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脸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下颌手术;正畸治疗

下颌偏斜畸形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其临床特点主要为脸部不对称、咬合关系不良,导致该疾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发育异常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会因肿瘤、软骨瘤等病症所致【1】。下颌偏斜畸形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严重者还会影响语言功能,进而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在下颌偏斜畸形的治疗上,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常用疗法为正畸-正颌综合治疗,可达到促进咬合关系良好,改善脸部轮廓,纠正咀嚼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筛选出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的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筛选出46例下颌偏斜畸形病患,都经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0~33岁,平均(24.8±3.1)岁;偏斜4~13mm,平均(6.7±2.1)mm;单纯下颌偏斜畸形28例,下颌前突伴偏斜18例。

1.2治疗方法

(1)术前正畸治疗: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减数第三磨牙进行拔牙矫治。确保术前正畸治疗效果符合正颌手术要求,以达到去代偿、牙齿平整、牙弓关系与咬合关系良好。(2)正颌手术治疗:进行可视治疗目标分析,之后行下颌骨两侧矢状劈开术或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中行骨内固定,最后行两颌结扎与颌间牵引。(3)术后正畸治疗:术后及时纠正咬合关系,主要纠正个别牙位,构建前牙力学结构以及前磨牙段与磨牙段之间的关系。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30个月,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以及下颌运用范围,观察并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估其临床疗效。

1.4数据处理

运用SPSS19.0系统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对比

对比病患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以及下颌运用范围,术后的头影测量值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46例患者术中意外骨折3例,占比6.5%,都在术中未完全开裂前发现,未对手术产生较大影响,半年后骨折愈合良好;术后7d检查,下唇有不适感甚至麻木者19例,占比41.3%,术后6个月复查,18例不适感与麻木均消失,1例仍有不适感,2年后取出钛板,不适感消失;1例术后出现关节张闭口疼痛,占比2.2%;所有病患均未出现感染、伤口愈合不佳等严重并发症。

2.3临床疗效

46例病患的下颌偏斜畸形都获得较大改善,脸部基本对称;中线不偏倚,牙齿平整,上下颌骨、覆牙合覆盖以及咬合关系均较佳;头影测量结果提示两侧下颌骨对称,颏部居中;张闭口时下颌偏斜状况消失,开口型明显改善。

3讨论

下颌偏斜畸形较为常见,此类畸形的发病因素和下颌发育异常有较大关系,大多数病患伴有双侧髁状突发育不对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脸面偏斜,部分患者伴有软组织急性,口内情况多为牙失代偿【3】。下颌偏斜畸形会对患者的面部外形、咀嚼、说话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抑郁、不自信的不良心理,甚至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相关研究报道指出,挑选合适的治疗时间是确保疗效的重要前提。下颌偏斜畸形患者尤其是半下颌前突患者,常伴有双侧髁状突发育不对称,去治疗时机的选择必须非常慎重【4】。正常情况下,正颌手术选择在全身生长发育均稳定的时候实行,但髁状突发育不对称者可于全身生长发育稳定后持续发育,因此对此类患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前,应先明确下颌骨髁状突的发育情况,利用核素显像检查颌骨是否存在异常发育情况,进而选择手术时间【5-6】。另外,正颌手术医生应和正畸治疗医生的协商与配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对下颌偏斜畸形患者而言,实行正畸-正颌综合治疗非常有必要。通过术前的正畸治疗,可达到去代偿、牙齿平整、调整牙弓关系与咬合关系的治疗效果,者是正颌手术的基本条件,术前有效的去代偿,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术后正畸治疗可及时调整颌关系,确保其平衡,在复发的预防上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我院对46例下颌偏斜畸形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果发现,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现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脸部外形都得到改善,上下颌骨、覆牙合覆盖以及咬合关系均较佳。由此可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下颌偏斜畸形的效果显著,可实现牙列整齐,牙弓平整,同时也可对咬合关系进行纠正,确保咬合关系良好。

综上所述,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脸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冒叶琳,冯刚,周建萍,等.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下颌偏斜畸形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7):419-422.

[2]曲卫国,绳兰兰,李阳,等.下颌骨偏斜畸形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管三维走向及下颌骨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4(4):344-351.

[3]田凯月,李倩倩,刘筱菁,等.数字化设计矫治下颌前突偏斜畸形的疗效评估[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51(10):594-599.

[4]赵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患者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75-76.

[5]任晓旭,牛⒙梅,秦晓中,等.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下颌前突伴偏颌畸形患者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445-447.

[6]方月.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安氏Ⅲ类伴下颌偏斜——病例报告[D].大连医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