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小群

永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北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2016年在我院小儿科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0例,试验组患儿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72%(335/350)高于对照组的82.00%(287/350);试验组患儿的FVC(肺活量)、FEV1(用力呼气量)、PEF(呼吸流量峰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

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多为2岁之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等,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患儿因年龄较小,机体免疫能力较弱,且自主能力较差,故对患儿行护理干预极为重要[2]。本文通过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行护理干预对患儿生活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5-2016年在我院小儿科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50例患儿中男169例,女181例,年龄1-5岁之间,平均年龄(3.68±0.5)岁,病程为2-15d,平均病程(5.9±1.2)d;对照组350例患儿中,男156例,女194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4.02±0.1)岁,病程2-14天,平均病程(6.2±0.8)d。所选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儿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项研究已经我院伦理部门许可。

排除标准:所选患儿经影像学检查、临床体征表现、胸部X光线及实验室检查后已确认为小儿支气管炎;肺部无其他疾病,无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患儿行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试验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为(1)心理护理:患儿因年龄限制,通常会通过大叫、哭闹来表述自身的不适症状,常会因此而产生部分医患纠纷。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及我院的研究成果,同时,向患儿讲故事、看漫画等形式分散患儿的不良情绪,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2)健康教育:采用易于理解的模式向患儿家属讲述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每次治疗前应向患儿家属讲解操作步骤,并耐心讲解患儿或家属的疑问。(3)饮食干预:对患儿及时补充营养,禁忌辛辣、油腻食品,少食多餐,合理饮食。告知患儿家属应注意的饮食事项,患儿家属应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保证患儿营养的摄取,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现象的产生。(4)呼吸道护理:及时对呼吸道内产生的异物进行处理,保证呼吸道的顺畅。若患儿痰积较为严重,可采用雾化处理,促进气体的交换。(5)环境护理:及时对病房进行打扫,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及舒适。定期对患儿居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现象出现。

1.3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7天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天内,患儿体温趋于正常,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无效:患儿临床体征为发生改善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患儿的FEV1、FVC、PEF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72%(335/3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00%(287/350),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试验组患儿的FEV1、FVC、PEF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为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及肺部湿罗音等,常规护理多表现为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呼吸情况等[4],但患儿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会产生焦躁、哭闹的情绪等,故对患儿的治疗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若患儿病症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时会危及患儿生命[5]。故在治疗时采用及时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

支气管肺炎属小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小儿呼吸道运动性较差,肺部生长能力较弱,呼吸道黏膜分泌较差,小儿肺部特异性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易被细菌侵袭,从而引起炎症反应[6]。在治疗过程中行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7]。

本文通过研究护理干预对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部功能的影响,发现对小儿病患行护理干预时,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患儿的FVC(肺活量)、FEV1(用力呼气量)、PEF(呼吸流量峰值)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患儿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良好,对患儿的肺功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兰.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3):129+133.

[2]陈涓.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4):149-151+161.

[3]韩宏梅,邢凤霞,刘文静,戈清凤.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56-157.

[4]钱冬梅.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139-140.

[5]余微微.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75-1377.

[6]何伟玲,苏贞,黄丽娟.整体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12):140-142.

[7]龚春阳.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