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葛祖光

葛祖光

孙吴县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4299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为患者选择氨碘酮进行静脉注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存在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氨碘酮进行静脉注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率失常的现象,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Objectivetoanalyzeandstudytheeffectivetreatmentofventriculararrhythmia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ndchronicheartfailure,and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Methodsalltheselectedsubjectsinthisstudywere74patientswithCHDfromJune2014toOctober2016.Allpatientshadventriculararrhythmia,andallthepatients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ccordingtorandommethods.Eachgrouphad37caseseach.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treatment.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intravenousinjectionofamiodarone,andthetreatmenteffectofthetwogroupswascompared.Resultstheresultsofthetreatmentoftwogroupsofpatientswereanalyzed.Theeffectiverateof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twogroupswerecomparedstatistically,P<0.05,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CHDwithventriculararrhythmia,intravenousinjectionofamiodaroneonthebasisofroutinetreatmentforpatientscaneffectivelyrelievethepatient'scondition,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patient'streatment,improvetheabnormalheartrateandrelievethepatient'sclinicalsymptoms.Symptomshavetheclinicalvalueofpopularizing.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chronicheartfailure,ventriculararrhythmia.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症状,这种病情一般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主要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存在有运动耐力下降的情况,而且患者的体内的体液潴留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症状,是患者心脏扩大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1]。心力衰竭的患者较为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这两者之间一般会同时发生,而且患者病情进展速度相对较快,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家属的社会负担,所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治疗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冠心病慢性心率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0年10月,共计纳入本研究7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患者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49岁,平均年龄为(68.5±6.8)岁;观察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53岁,平均年龄为(67.2±6.6)岁。本研究所有患者都出现了呼吸异常,心悸和急性肺水肿情况,患者存在有头晕疲惫等临床症状,本研究所有患者排除有精神病史和交流障碍的患者,不存在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查,则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适性心律失常。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氨碘酮进行静脉注射。基础治疗主要为患者进行吸氧和限制盐的吸入,为患者口服洋地黄等药物,同时为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患者的血压,及时为患者补充钾,镁元素。观察组同时采用氨碘酮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大约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注射。同时选择1mg/min氨碘酮泵入6h,之后进行0.5mg/min的微量泵入,通过静脉注射治疗三天之后,为患者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每次为患者给药一片,每日为患者给药三次。治疗一个月之后,观察治疗的效果。

1.3效果判定

如果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的期前收缩减少超过90%,甚至是消失,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表示患者治疗显效;如果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期前收缩减少超过50%,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之前相比明显的改善,表示患者治疗有效;否则治疗无效[2]。[注: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选择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SPSS23.0进行统计检验,并进行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中老年人因为脏器病变会导致患者转换成为心力衰竭,一般情况患者都会存在有心律失常情况,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患者死亡。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大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都会因为心律失常等原因死亡。冠心病伴随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且发生的可能性十分高,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室性心律失常往往会对患者的心脏的勃起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使患者的心力衰竭病情大大加重,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循环,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威胁,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而且其康复的预后意义相对较大[3]。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证实为患者选择氨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因为这种药物能够改善患者心率失常的症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传导延长,而且这种药物能够纠正血流动力学的紊乱,能够促使患者的心肌重构,恢复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存在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氨碘酮进行静脉注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率失常的现象,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声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19):87-88.

[2]罗良涛,赵慧辉,王娟,陈建新,高阔,张鹏,陈婵,毕立夫,王伟.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4(02):53-54.

[3]王丽英.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1(0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