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白内障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乔利峰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防盲手术中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运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显著多于对照组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2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与视力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帮助患者视力改善优化,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手术恢复速度。

关键词: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

白内障的出现与患者机体老化、基因遗传引发的晶状体混浊有密切关系,属于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容易导致患者眼盲,影响患者生活。该病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一般需要手术干预来改善疾病状况。本文研究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防盲手术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分析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手术恢复速度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下乡防盲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从46岁至78岁,平均为(64.9±5.1)岁;晶状体硬度级别中,Ⅱ级者9例,Ⅲ级者11例,Ⅳ级者12例,Ⅴ级者8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从47岁至76岁,平均为(62.8±3.4)岁;晶状体硬度级别中,Ⅱ级者11例,Ⅲ级者13例,Ⅳ级者9例,Ⅴ级者7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状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乳化术,做好消毒与散瞳操作,在结膜下进行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与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完成麻醉处理,在巩膜与角膜区域设置3.2mm手术切口,输入黏弹剂,而后做好环形撕囊与水分离干预,将超声乳化头深入到前房,通过超声乳化能量管控,做晶状体核的超声乳化干预,吸出残余皮质,后囊膜抛光后运用黏弹剂输入,将人工晶体植入,吸出干净黏弹剂,完成手术后做好角膜切口自闭性的检查干预,做好眼部包扎。

观察组运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设置长1.8~2.2mm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同时设置1.2mm的辅助性切口。通过前房穿刺来注入黏弹剂,而后进行环形撕囊,用衡液来完成水分离。将超声乳化头深入到前房,通过超声乳化能量管控,把控400mmHg内的负压管控来做晶状体核的超声乳化干预,吸出残余皮质,后囊膜抛光后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吸出干净黏弹剂,完成手术后水密角膜切口,行切口自闭性的检查干预,做好眼部包扎。

两组患者常规配合运用抗生素眼部用药,防控感染。

1.3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术后恢复速度情况。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为治疗后症状消除,视力恢复正常标准0.6以上,生活、工作等不构成影响;有效为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视力改善显著,在0.1~0.6,生活、工作构成一定影响;无效为治疗后症状、视力情况没有改善,生活、工作构成较大的影响,低于0.1。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1]。此外还要观察视力恢复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有关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情况

如表1所示,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显著多于对照组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情况[n(%)]

注:两组对比,p<0.05

2.2不同治疗后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恢复速度情况

如表2所示,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2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与视力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不同治疗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注: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微创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创伤,控制术后并发症,患者视力恢复质量与速度相对更为理想。尤其是老年患者,传统大切口干预容易有术后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恢复效果,同时手术区域残余物清理难度更大[2]。微创超声乳化术的处理从降低手术创伤出发,有效的提升晶状体残留物的清理效果,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减少术后前房积血发生可能,降低术后后发障发生几率。一般情况下,手术可以在10至30min内操作完成。同时传统手术多运用硬质材料的人工晶状体,而近些年逐步运用硅凝胶及丙烯酸酯材料软质透镜材料。材料的变化导致手术切口可以变小。软质透镜材料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置入,角膜切口宽度可以控制在1.8-3.0mm内,远远少于传统6mm的切口长度[3]。此外,角膜切口小可以有效的促使眼球内部压力来快速帮助切口愈合,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因此,微创超声乳化的开展不仅仅是切口变小,同时与使用的材料特性有密切关系,配合有关处理技术的升级,有效达到降低手术创伤,提升手术的便捷性,加快手术操作速度,提升术后视力与整体恢复速度,对于防盲手术患者来说,大多数是边远山区穷困患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术技术,更小的手术切口,更加优质的手术材料,可以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效果更佳,有效达到帮助整体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白内障防盲手术中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帮助患者视力改善优化,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手术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滢,焦健,邱旭等.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137-138.

[2]金鑫.白内障采用微创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4):123.

[3]李建军,张英辉,关晓慧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23G玻璃体手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6):1030-1032.

作者简介:乔利峰(1981.05-),男,主治医师,工作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