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吴莉莉

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密封式留置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中接受治疗护理的90例患儿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向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向研究组患儿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比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技术的评分为(92.15±2.13)分;输液评分为(93.05±2.56)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2.66±2.47)分,分数值皆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有5例患儿发生渗血情况,而研究组只有1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出现,从而达到护理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密封式;留置针;儿科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sealedindwellingneedleinpediatricnursing.Methods:90patientsreceivedtreatmentofpediatricnursinginourhospitalinFebruary2015February~2017inthecontrolgroupandthestudygroupwith45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eretocarryoutroutinecare,thestudygrouptocarryoutsealingcatheternursing,nursing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familiesofchildrenwithpuncturetechniquescore(92.15+2.13);transfusionscore(93.05+2.56);healtheducationscore(92.66+2.47)points,scoresa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trolgroup,4casesofchildrenhadinflamedthesituation,5casesofchildrenhadbleeding,whilethestudygrouponly1patientshadinflamedthesituatio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inthepediatricnursingwork,thesealedindwellingneedlenursingmod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nursingeffectandreducecomplications,soastomeetthenursingrequirements,andhashigher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sealedtype;indwellingneedle;pediatricnursing;

密封式留置针当前在儿科临床较为常用,且对患儿血管产生的刺激比较小,用药方便,可长时间留置[1]。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中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儿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小,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很难配合治疗,多数在治疗需多次穿刺,给患儿生理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2]。我院对儿科患儿在护理中实施密封式留置针,尽量保护患儿静脉,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为了深入探讨密封式留置针的而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中接受治疗护理的9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密封式留置针护理对比,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中接受治疗护理的90例患儿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0例;年龄在1岁至9岁之间,均数值为(4.6±1.3)岁;患儿住院时间在1星期至6星期之间,均数值为(2.3±1.1)星期;研究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19例;年龄在1岁至11岁之间,均数值为(5.1±1.7)岁;患儿住院时间在1星期至7星期之间,均数值为(2.5±1.3)星期。将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加以比较,未见有明显的统计差异,在本组研究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在对患儿实施常规检查后,进行皮试,通过常规方法给予静脉输液,结束输液后,护理人员拔掉针头便可。

研究组患儿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选择合适血管与位置加以穿刺,连接留置针和输液管,严格遵行无菌操作。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留置针针柄,接着缓慢刺入,出血后进针2mm,固定好外套管后抽出针,用透明贴膜将软管固定。在密封管时,需采取连续性边旋转边推的方法拔出针头,完成输液后,使用风管缓慢静推,用夹子夹紧留置针头。拔针过程中要尽可能减轻患儿痛苦,将针头缓慢拔出,嘱咐患儿家属在拔针后的24h内保持患儿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其次,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要向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告知留置针重要性,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加深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努力提高患儿依从性,加强和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针刺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加强巡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最后,在留置护理时,为了减轻患儿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应用75%酒精消毒穿刺点,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红肿和渗血,另外,长期滴注同一部位容易引发静脉炎,应对患儿实施局部热敷;而压膜时间过长不透气,则很容易出现压疮,因此可在针柄下垫些棉絮,减轻皮肤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对症处理,从而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包括穿刺评分、输液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效果越好[3]。同时记录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所有的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检验,实施χ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时,P<0.05。

2.结果

分别向对照组45例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向研究组45例患儿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比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技术的评分为(92.15±2.13)分;输液评分为(93.05±2.56)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2.66±2.47)分,分数值皆比对照组高(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情况对比(±s)

组别穿刺评分(分)输液评分(分)健康教育(分)

对照组(n=45)85.33±2.2986.45±2.1085.95±2.33

研究组(n=45)92.15±2.1393.05±2.5692.66±2.47

对照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有5例患儿发生渗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20%;而研究组只有1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2.22%,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对儿科患儿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因患儿的年龄比较小,依从性和自制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穿刺中,患儿常常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不利于有效开展护理工作。在常规护理中,因需进行多次穿刺,如果无法一次穿刺成功,不但会加大患儿的痛苦,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引发护患纠纷[4]。而密封式留置针护理的应用,在操作中严格遵行无菌原则,尽量降低感染的风险,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疼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穿刺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反映,若穿刺不正确,很容易出现渗透和堵塞情况,而部分患儿因穿刺的次数过多,很容易引起静脉炎,危害患儿的健康[5]。因此,加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发生感染的概率,促进患儿病情的快速恢复。

本研究向对照组45例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向研究组45例患儿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技术的评分、输液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等分数值皆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有5例患儿发生渗血情况,而研究组只有1例患儿发生红肿情况,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密封式留置针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出现,从而达到护理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闻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80-181+184.

[2]徐爱侠.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和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6096-6097.

[3]隋建杰.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S2:179-180.

[4]王俊萍,刘彦荣,郭月香,陈彦格,石国一,商爱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4:137-138.

[5]骆媚芬.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0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