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张水军

湘阴县人民医院湖南湘阴4146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符合标准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60例。60例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拟订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PS气管内滴入法,n=30)与对照组(综合疗法,n=30)。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48h、72h,两组氧合指数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肺表面活性物质;氧合指数

新生儿重症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死率为5%-20%,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呼吸道清理、机械通气等。有研究发现,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当前临床上针对PS应用价值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为深入探讨PS的有效,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符合标准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60例。60例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拟订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3]。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0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0例;日龄2.5h-20d,平均(12.6±2.2)d;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2h-4d,平均(2.0±0.6)d。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日龄3h-21d,平均(12.8±2.4)d;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2h-5d,平均(2.2±0.7)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综合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所用仪器为鸟牌VELA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以40-50次/min为呼吸频率,以20-22cmH2O为吸气峰压,以30%为吸入氧浓度,以0.4-0.5s为吸气时间。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于气管插管后1-3h,采用200mg/kgPS(商品名: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1210)气管内滴入。

两组均持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疗效评定标准:以患儿持续治疗2d内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为显效;以患儿持续治疗5d内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为有效;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②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③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h、治疗后72h氧合指数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肺炎患病率较高,可发生于宫内、分娩过程中、出生后,发病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难度较大,会导致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病死率。此外,患儿出现重症肺炎时,极易因感染释放大量毒素,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减少PS生成,增加灭活,给PS的合成和代谢造成干扰,改变肺内PS含量,降低体外活性。

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增加PS代谢,控制蛋白到肺泡间隙的渗入,缓解因机械通气引发的肺和气道损害。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48h、72h,两组氧合指数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5]。提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氧合状态,防止长时间应用呼吸机,损伤肺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均差异显著,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考虑与补充外源性PS后,降低了肺表面张力,改善了肺顺应性和氧合状态,有效抑制早期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关。此外,还可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药代动力学等因素有关。而且,在整体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6]。凸显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景卫利,刘彩霞,谢集建,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47-1549.

[2]黄静,林新祝,郑直.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肺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1):1075-1079.

[3]王娴,姚宝珍.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75-476.

[4]章晔,任义梅,郭丽敏,等.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5,41(22):2662-2664.

[5]陈群娥,徐艳,刘建平,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17-319.

[6]淡云,卫文峰.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