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

李萌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科2015年的3月~2017年的3月所诊治的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以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均更高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加平稳的对血糖予以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干预

面对临床显著增长的糖尿病患者群体,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认知度、治疗配合度以及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治疗效率,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1]。本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抽取我科2015年的3月~2017年的3月所诊治的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以及对照组(46例),两组资料包括:研究组纳入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是(66.3±3.2)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是(9.5±3.8)年。对照组纳入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是(67.5±3.6)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是(10.3±4.2)年。两组基本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的状况,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组建护理干预小组,对既往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的状况以及老年患者常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调查,明确施护方向以及重点;本组患者入院时发放问卷,了解患者的基本需求以及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设计护理干预内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实施计划;对参与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加糖尿病相关知识储备,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干预技巧、沟通技巧、病情评估技巧。②基础护理干预,了解组内每名患者的资料,包括其基础病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性格特点,结合诊断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潜在、存在的风险因素了然于胸;充分考虑年龄偏大患者的的感受,为患者营造温馨、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为患者准备基础生活物品,设立老年人专用加装扶手的床铺,确保病区地面长时间干燥、清洁;尽量将每天所需的治疗及护理操作集中,更加重视交接班工作,要求当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准确记录,并和前来接班的护理人员转述清楚[2]。③认知干预,我们为本组患者开展全程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配合度。在开始治疗后护理人员便灵活利用时间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患者共同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告知治疗重点,说明治疗期间需要患者知晓、注意、配合的事项,教会患者量取血糖的正确方法和合理时间,强调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意义。施教形式方面,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不佳,要重视帮助其进行重复性记忆,同时可采用图片、视频等方法辅助。④心理干预,糖尿病是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在疾病长久消耗下心理波动较为明显,尤其老年患者,难免产生一些诸如沮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不仅导致治疗积极性下降,也会影响机体的耐受能力与调节能力,使得血糖控制效率下降,固心理干预是糖尿病护理重要环节。要重视和患者交流的有效性,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建立优质的干预基础;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的主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准确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更加合理的释放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3]。⑤用药干预,将患者在需要应用的药物的用药方法、剂量详细说明,讲明按时、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切忌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若患者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要为其详细讲解胰岛素用法,传授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教会患者怎样正确观察、分辨及处理用药后轻微的不良反应,提醒患者若在用药后有不适症状,立即告知护理人员,还需注意,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状况,护理人员要和其家属达成共识,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患者良好用药习惯的养成。⑥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身体需要、喜好并结合营养师的建议制定饮食方案,讲明糖尿病相关的饮食禁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怎样合理搭配食材、科学控制糖分摄入,提醒患者以清淡、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少食多餐为基本饮食原则。⑦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予以纠正;运动方面,与患者共同制定运动计划,鼓励患者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锻炼,提供给几项适合老年人运动提供给患者挑选,增强自身体质与免疫能力[4]。

1.3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效果及治疗配合度。知识知晓率通过口头问答形式进行判定,施教人员提出30道问题,患者回答正确率超过70%,判定通过;血糖控制率的判定是根据患者一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判定,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判定控制率达标;治疗配合度则根据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控制饮食、参与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均更高,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属内分泌系统多发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终身性多的代谢疾病。受到近些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易会造成全身多处系统发生慢性损伤[4]。我们指导,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均可能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这其中年龄偏大患者,体质本身偏弱,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更无法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重极大,更应予以重视。以往给予此类患者常规护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某些护理工作细节也无法做到周全,不仅影响治疗、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也不高[5]。

本文研究组患者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患者的年龄特点、病情与基本需求为基础,对护理流程、制度进行优化,完善治疗环境,加强基础护理,予以全程的认知干预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时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予以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知识知晓率及治疗配合度均更高,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充分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加平稳的对血糖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周玉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9):69.

[2]孙般若,李昱芃,肖靖,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47-149,152.

[3]王丁儿.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6(28):11-12.

[4]彭淑荣.糖尿病56例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6(17):49-50.

[5]张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7(28):19-20.

[6]安艳丽,苏宁,焦丽,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0(9):138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