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

陈圆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洪江医院湖南怀化4182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无疼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8.18%,轻度疼痛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43.64%,常规组无疼痛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1.82%,轻度程度人数为19例,所占比例为34.5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6.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外科术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护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引言

术后疼痛是术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的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疼痛过于剧烈,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而常规护理取得的效果欠佳,不利于切口愈合,而对其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站在人性化护理的观点上,考虑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缓解疼痛的正确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还有助于增进彼此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基于此,我院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来就诊的11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对其进行研究,选取时间:2015年6月-2017年2月,将其分为两个组,每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30例,25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76.2岁、19.5岁,平均年龄为(44.3±2.1)岁;研究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31例,24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77.2岁、20.5岁,平均年龄为(43.2±3.3)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呼吸等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房进行清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使患者了解疼痛出现的原因,帮助患者掌握正确处理疼痛的方法,对疼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增强患者对疼痛的抵抗力,缓解其恐惧感,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1]。第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了解其情绪变化,和患者进行积极交流,了解内心想法,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增进彼此关系,增加信任,引导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帮助其恢复[2]。第三,增强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了解,术后患者的疼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因此需要用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痛苦,使患者了解镇痛药物的负面作用,帮助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疗的顺从性,按照患者疼痛程度,选用合适的剂量和药物,服药后时常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和心理变化。第四,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护理,时常观察患者切口,并定时对其进行消毒,使皮肤保持清洁状态,避免切口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用0到10这些数字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其中7到10是重度疼痛,5到6是中度疼痛,1到4是轻度疼痛,0是无痛。

1.4统计学方法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相关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用(n/%)表示统计数据,若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疼痛程度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研究组无疼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8.18%,轻度疼痛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43.64%,常规组无疼痛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1.82%,轻度程度人数为19例,所占比例为34.5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n/%)

3.讨论

疼痛是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手术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对身体发生病变组织进行清除。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护理人员对疼痛认识不到位,对患者疼痛没有正确评估,当患者疼痛难忍时,才对其进行护理,不仅影响患者病情恢复,还对患者带来严重伤害,不利于其切口愈合,对术后疼痛护理缺乏正确认识。另外术后疼痛会使患者心率和耗氧量增加,不利于患者恢复。除此之外,疼痛会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生活水平,进而影响其康复,因此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其具有重要作用[3]。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无疼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8.18%,轻度疼痛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43.64%,常规组无疼痛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1.82%,轻度程度人数为19例,所占比例为34.5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6.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普通外科术后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手术器材造成的物理创伤、生理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光线、噪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分析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及时和主治医生取得联系,提供更多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提高其护理水平,了解更多关于疼痛方面的医学知识,耐心为患者讲解疼痛出现的原因,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念[4]。护理人员也应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抵抗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正确处理的疼痛的方法,增强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认识,了解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负面作用,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确,增强患者战胜的疼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艳琼.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2).

[2]李宗慧.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179-180.

[3]印颖.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药,2016(4):00061-00061.

[4]吴昊,赵文静.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