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琳琳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418000

摘要:目的:对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按其意愿分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参照组应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应用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不同手术体位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病人手术用时比参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24h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参照组少(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病人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减少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改良截石位;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applicationvalueofmodifiedlithotomysiteingynecologiclaparoscopicsurgery.Methods:theJanuary2015~2016yearinJuneinourhospitalreceived76casesofgynecologicallaparoscopicsurgerypatientsaccordingtothewishesofthereferencegroupandobservationgroupof38cases,controlgroupusingthetraditionallithotomyposition,theobservationgroupusingamodifiedlithotomyposition,effec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ofdifferentsurgicalpositiononoperation.Resul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operationtimeofpatientswasshorterthanthatofthereferencegroup(P<0.05).Theamountofbleedingduringoperationandtheprobability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24hwerelessthanthoseofthereferencegroup(P<0.05).Conclusion:theimprovementoflithotomypositioningynecologicallaparoscopicsurgerycaneffectivelyshortenthetimeofoperationandtheamountofbleedingduringoperation,and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24h,andisworthyofrecommendation.

Keywordsmodifiedlithotomysite;Gynecology;laparoscopicsurgery;applicationvalue;

腹腔镜技术当前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妇科手术都需应用腹腔镜技术,而在手术过程中截石位的摆放十分关键,以往多采取头低脚高位,这种体位很容易影响医生的操作,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手术意外[1]。因此,改良截石位对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改良截石位和传统截石位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皆为女性,年龄在21岁至68岁之间,均值为(36.84±2.33)岁;病人接受的手术类型中,输卵管再通术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4例,子宫全切除术7例,卵巢囊肿摘除术18例,附件手术12例。按病人的意愿分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在上述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所有病人皆在全麻前做好截石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截石位,让病人仰卧,头低足高,骶尾部比背板下缘略超出1cm,髋关节屈膝90°~100°,使膝关节以上部位和腹部形成15°夹角,而大腿间的夹角为70°~85°。

观察组采取改良的截石位,让病人仰卧,臀部超出床缘8cm~10cm处,用软垫将腰骶部垫起,将托腿架支托在小腿肌肉较为丰厚处和小腿保持平行,使膝关节以上部位和腹部接近水平位,而大腿间的夹角为100°~110°。另外,床头倾斜角的不能大于30°,在结束手术后,依次放平病人的双腿,轻按小腿处肌肉,协助病人做被动的屈膝运动,接着改成平卧位,尤其要注意在结束手术后改变病人体位时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所有病人皆于左上肢处建立起静脉通路,以托手架外展固定,而外展不能大于90°,右上肢则用约束带在一侧固定,并进行血压监护[2]。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病人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值<0.05时表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的手术用时相比

观察组病人的手术用时比参照组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两组病人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术后24h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参照组少(P<0.05)(表3)。

3.讨论

截石位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常用的体位,手术体位是否恰当对医生的操作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妇科腹腔镜手术需通过改变体位将靶器官显露出来,以完成手术,因此,传统的截石位难以达到手术操作的需求,改良截石位势在必行[3]。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对减少医生操作失误有一定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常有举宫和取出宫体、瘤体等复杂阴式手术操作,还有镜下凝切、止血、缝合等难度较大的腹腔镜操作。在传统的截石位中,因重力关系,床缘常超过病人的骶尾部,使举宫器难以按手术需求来摆动子宫,造成子宫无法最大限度抬举至耻骨联合后缘,阻碍子宫直肠凹区操作,在视野不清晰的情况下加大手术操作的难度,影响手术的正常运行。而病人在被动摆放体位中很容易导致肌肉的过度牵拉和下肢酸痛麻木[4]。改良截石位则在病人安全舒适和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情况下操作,将托腿架支托在小腿肌肉较为丰厚处,可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轻对病人的局部要,保护血管与神经。大腿间的夹角为100°~110°,可更好在宫角中置入输卵管导管,膝关节以上部位和腹部接近水平位则更方便医生的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5]。

从本研究可看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病人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采取传统截石位接受手术的病人,其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菊,杜洁.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87-3388.

[2]侯海燕,腾艳芬,李美清,马育璇,韦南茉,廖冰野,罗桂元.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01):38-40.

[3]李俏敏,张幼丽.改良截石位在全麻宫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4):3287-3288.

[4]陆频.改良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6-27.

[5]郭娟,张叶广,赵志芳,王美玲,李娜.改良截石位和传统体位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