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严志军

峡江县中医院江西吉安331400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无张力疝修术治疗,比较两组创伤应激指标及不适感。结果术后48h,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不适感明显多于对照组,重度不适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无张力疝修术比较,腹腔镜无张力疝修术可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术后舒适度。

关键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引发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等并发症,甚至诱发疝内容物坏死,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常见的疝修补术方法,但常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较为严重,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因此,手术创伤及术后不适感成为衡量疝修补术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为进一步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我院92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研究。具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43例,女3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1.6±5.9)岁;双侧腹股沟疝8例,单侧腹股沟疝38例;斜疝15例,直疝31例。观察组:男42例,女4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1.9±6.2)岁;双侧腹股沟疝7例,单侧腹股沟疝39例;斜疝16例,直疝30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腹股沟疝类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行硬外膜麻醉后,做斜行切口(5cm),探查病灶及周围情况,之后将其游离至疝囊颈,行高位结扎。观察组予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麻后做1cm纵行切口长度于脐轮下缘,将Trocar置入,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探查并分离病灶及周围组织,置入聚丙烯补片并整理,之后行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处理。

1.3评价指标

①创伤应激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d采集患者空腹周静脉血3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β-EP、Ang-Ⅱ、Cor水平;②不适感: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不适感程度,得分越高表示不适感越严重,其中7-10分表示重度不适感,4-6分为中度不适感,0-3分为轻度不适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创伤应激指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适感程度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之间比较采用秩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腔内的脏器和组织自腹股沟缺损处向外膨出的病理现象即为腹股沟疝,以老年男性为主要人群[3]。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术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多等问题,难以推广使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解决常规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患者术后恢复[4]。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48hβ-EP、Ang-Ⅱ、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手术的体表创伤[5],进而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有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区不适及疼痛,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将发展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术后腹股沟区持续性疼痛及不适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意外损伤髂腹下神经及生殖股神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轻度不适感明显多于对照组,重度不适感较低,证实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缓解患者术后不适感。常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角度,将影响手术术野,损伤周围组织;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野清晰,可有效减少损伤周围神经,进而有效降低术后不适感。

综上所述,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腹股沟疝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缓解术后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强,曾军,梁海飞,等.不同术式的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7,23(04):603-607.

[2]高伟,沈亦钰.比较腹腔镜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8):1457-1458.

[3]潘志诚,吴佩.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02):134-137.

[4]张云.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04):80-82.

[5]艾万朝,周旭坤,张成建,等.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04):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