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田丽金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医院北京100076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社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12个月的患者248名,建立健康档案,进行6个月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适当运动、控制吸烟和饮酒、低盐饮食、监测血压及合理用药等干预,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行为改变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自身高血压常识、运动、不吸烟、限酒、低盐饮食、良好心理、监测血压和合理用药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160~<180mmHg、≥180mmHg段和舒张压<90mmHg、90~<100mmHg、100~<110mmHg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显著控制其高血压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健康行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病是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我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程l2个月及以上的此社区户籍患者。高血压患者人选标准:①高血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④无精神疾病,能与干预团队进行有效沟通;⑤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符合要求者306例,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48例完成6个月健康教育干预管理,占81.05%。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②适当运动:每周运动3次或以上,每次1h;或每天运动30min及以上。③控制吸烟:禁止吸烟或减少吸烟。④控制饮酒:禁酒或每天饮酒<25g。⑤低盐饮食:每天摄盐量3~6g。⑥良好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焦虑、恐惧等心理。⑦监测血压:定期到社区、医院门诊测血压或自测血压。⑧合理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降压药,不能擅自停药、减药量或更换降压药物。

1.2.2具体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开展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即定期举办专题健康知识讲座、开通咨询热线、健康教育橱窗等,社区全科团队定期随访、调整良好心理状态、定期监测血压、督导服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干预活动,对目标人群的不良行为等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调查问卷。

1.3培训及质量控制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统一培训,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问卷调查时采用规范化提问格式、规范化提问语言。质量管理小组对问卷调查表进行检查,并随机抽取5%进行抽样复查,一致率在95%及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全部数据编码后录入计算机,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经过计算机逻辑检查和校对,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教育干预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248名患者,其中男99例,女149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34~81岁,平均(71.8+8.5)岁。年龄分布情况:<60岁28例,占11.29%;60~<65岁43例,占17.34%;65~<70岁40例,占16.13%;70~<75岁42例,占16.94%;75~<80岁42例,占16.94%;≥80岁53例,占21.37%。

2.2干预前后患者各项健康行为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自身高血压常识、运动、不吸烟、限酒、低盐饮食、良好心理、监测血压和合理用药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自身健康行为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70%的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切入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显现,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和随访的依从性。因此,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手段。本研究资料显示,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自身高血压相关知识、运动、不吸烟、限酒、低盐饮食、良好心理、监测血压和合理用药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定期举办有关高血压疾病防治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有关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指导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可通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降低血压。过度饮酒可使血压明显上升。WHO建议每日饮酒越少越好,限制盐的摄入可使血压明显下降,WHO建议轻度高血压患者食盐摄入量每日应少于5g,中度高血压患者每日应<3g。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可使血压降低4~9mmHg,控制体重可使血压降低520mmHg,合理膳食可使血压降低8~14mmHg,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2~4mmHg,减少钠盐摄入可使血压降低2~8mmHg。本研究资料显示,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自身收缩压140~<160mmHg段和舒张压≥110mmHg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140mmHg、160~<180mmHg、≥180mmHg段和舒张压<90mmHg、90~<100mmHg、100~<l10mmHg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是有效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带来的负担。

参考文献:

[1]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B):4190-4193.

[2]吕雄,董杰,张旭.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52-155.

[3]邬美琴.生活方式干预对藏族高血压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7):49-51.

[4]李传学,门志琨,孙方.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目前存在问题与干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3,(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