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螺旋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徐德荣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省410004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共58例,对其分别采用CT和MRI诊断。结果: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2.75%,MRI诊断准确率为91.3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142,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CT与MRI都是诊断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重要手段,在诊断过程中,可以优先以MRI为主,同时以CT诊断进行辅助,结合使用。

关键词:CT;MRI;肝内周围型胆管癌;临床诊断价值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尽早确诊治疗是关键。为研究CT及MRI在诊断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笔者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选择了58例接受治疗的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区别诊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均于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4.2±3.6)岁。其中,导管状腺癌37例,乳头状腺癌13例,黏液腺癌8例。

1.2方法

1.2.1CT诊断

先对58例患者采用CT诊断,采用PhillipsBrilliance16排CT,层厚0.5mm,电压120KV,电流100MA,重建矩阵为512*512。在检查之前,患者禁食6h,半小时前服用温开水若干。从患者膈顶到患者的肾脏进行螺旋扫描,均开展平扫和动态增强延迟扫描。对患者注射碘比醇,注射后25s、60s和80s时开展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1]。

1.2.2MRI诊断

采用CT诊断之后,再进行MRI诊断。运用Phillips3.0T核磁共振机对58例患者进行MRI成像检查诊断。检查之前10min,患者服用枸缘酸铁铵,运用体部相阵控列线圈,首先进行轴位SE序列扫描,包括T1WI和T2WI,层距2mm,层厚6mm。然后再进行轴矢冠位扫描,之后再进行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在屏气15s内完成患者肝部扫描。对患者注射扎喷替酸葡甲胺,开展增强扫描,剂量20ml。

1.3诊断标准

观察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式所得的影像学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使用X2检验,组间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患者肿瘤部位与分型情况

在影像学诊断中,58例患者的肿瘤大小为1.2×2.1cm~7.2cm×8.5cm,其中包括肿块型32例,浸润狭窄型19例,腔内生长型7例。肿瘤位置在肝部左叶30例,右叶28例。

2.2CT诊断影像学表现

在螺旋CT诊断中,平扫发现患者的肿瘤密度较低,有36例患者的病灶和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晰,22例患者病灶与肝组织分界清晰。21例患者的肿瘤呈现为不规则分布,而37例患者则表现为圆形。增强扫描中,30例患者表现为延时中央强化,17例患者呈现为边缘强化,无强化11例。

2.3MRI诊断影像学表现

平扫中,MRI与CT表现基本类似,但CT显示的患者肿块更加清楚。患者肿瘤在T1WI为低信号,在T2WI为高信号;在增强扫描中,19例患者是浸润狭窄型,其早期强化不清楚,延迟扫描后逐渐表现出来。32例肿块型的患者早期边缘强化,延迟扫描后为斑片状强化。7例腔内生长型患者早期不明显,延迟扫描后为轻中度强化。

2.4CT与MRI诊断准确率比较

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2.75%,MRI诊断准确率为91.3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142,P>0.05)。

3讨论

临床上,通常可以将胆管细胞癌分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肝门区胆管细胞癌和远端胆管细胞癌三种类型[2]。其中,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在临床上属于原发性肝癌,根据有关研究统计显示,其在原发性肝癌中大约占6~17%。临床没有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部包块等,若是出现胆管梗阻,则会有黄疽,有较高的误诊率,通常确诊时已经到晚期,因此临床预后较差。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发病主要与胆道结石、病毒感染和肝吸虫病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研究显示,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切除的3a生存率基本为0%,而手术后的5a生存率也只在10%左右[3],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诊断并且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多层螺旋CT诊断运用广泛,其优势在于扫描范围大,速度快,图像质量受到患者呼吸影响少,而采用增强扫描之后,其能够更加准确的显示病灶周围的情况,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MRI诊断则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多方位成像,能够比CT更加清楚的显示患者的肿瘤分界与内部结构,但容易受到患者呼吸运动的影响,因而也会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在本次研究中,螺旋CT诊断肿瘤患者48例,诊断准确率为82.75%,MRI诊断肿瘤患者53例,诊断准确率为91.3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142,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中,CT与MRI都是诊断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重要手段,采用增强延迟扫描能够进一步提高CT与MRI的诊断准确率,在诊断过程中,可以优先以MRI为主,同时以CT诊断进行辅助,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振国,强永乾.螺旋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5):591-594.

[2]张松山,邵文尚,曹永峰等.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5):793-794.

[3]周战梅,龚洪翰,钱雁平等.周围型肝内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1):16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