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肖轩辉

桃江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桃江4134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40名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控组的年龄、URR、Hb以及KT/V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压控制与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和Hb水平均相关,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分别是-0.39、0.23和-0.02,意味着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结论:综上所述,DKD所致ESRD行MHD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虽治疗率高但降压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血压控制与年龄、用药种数与Hb水平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应当联用2种降压药物,并及时纠正贫血。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

作为慢性肾衰竭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极易引发终末期肾病。临床证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80%左右的几率患上高血压,但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降压不理想,透析患者一旦患上高血压则会加重心脏负荷,产生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脑中猝等危险症状,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控制血压尤为重要【1】。本文旨在探究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40名糖尿病肾病(DKD)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肾脏病预后质量建议指南确诊为DKD所致ESRD,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超过半年[2]。其中,男性患者85名,占比60.71%,女性患者55名,占比39.29%,所有患者年龄都在28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89±8.16)岁。患有糖尿病史时间超过15年的有82名,患有糖尿病肾病超过5年的有78名,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2年的有89名。属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分别有5名、135名。

1.2高血压诊断标准

以未服用降压药物下,舒张压超过90mmHg或收缩压超过140mmHg为高血压,患者若有高血压史且正处服药期,则无论血压测得多少均诊断为高血压【3】。

1.3统计学分析

选择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采取原值的平方检验本次实验以百分率形式出现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本次实验以平均数±标准差形式出现的计量资料,得出P<0.05,则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140名被研究患者中共有131名患有高血压,其中男性79名,患病率92.94%(79/85),女性52名,患病率94.55%(52/55),两种性别间的高血压患病率没有较大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舒张压为(76.15±11.64)mmHg、平均收缩压为(146.98±19.85)mmHg,女性患者的平均舒张压为(77.82±12.09)mmHg、平均收缩压为(150.47±25.63)mmHg,两种性别间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没有较大差异(P>0.05)。将患者按照年龄分成六组,每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00%、92.86%、94.29%、93.33%、93.33%和90.91%,差异较小,P>0.05,但各组间舒张压与收缩压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年龄分组下DKD所致ESRD行MHD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对比

2.2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情况

131名高血压患者中共有123名接受药物治疗,其中,男性74名,女性49名,两种性别间的高血压治疗率93.67%和94.23%没有较大差异(P>0.05)。应用药物种数如表2所示。

表2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种数情况

2.3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

以140/90mmHg为分界线,血压控制在这范围内的分作已控组,超出范围为未控组。已控组的年龄、URR、Hb以及KT/V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Hb等行单因素后,发现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用药种数,而年龄和Hb水平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进一步分析可得,患者血压控制与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和Hb水平均相关,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分别是-0.39、0.23和-0.02,意味着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

3.讨论

高血压常见于肾脏病患者身上,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患者【4】。近几年,血液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比例屡屡攀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等症状突出,而糖尿病更是增加了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脑管并发症的几率和死亡的风险,因此,研究控制血压方式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与Hb水平对血压控制均会造成影响,且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

综上所述,DKD所致ESRD行MHD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虽治疗率高但降压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血压控制与年龄、用药种数与Hb水平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应当联用2种降压药物,并及时纠正贫血。

参考文献:

[1]鲁娟.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SACHINKHADKA.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模式的对比研究—横断面观察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成建钊,余美春,郭自炎,等.湘潭地区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2):701-704.

[3]孙晓丹,刁宗礼,刘旭,等.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7):633-636.

[4]余格,巴应贵.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6).

[5]陈廷芳,王逸申,盛晓华,等.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17(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