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伍际峰

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421005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肝片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脂与肝功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益肝调脂饮;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肝脂肪贮积等症状,现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多以控制或者消除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相关性疾病进行控制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采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有患者均以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为(64.32±5.21)岁,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为(62.21±4.32)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组成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过护肝片行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片;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此药组方为紫丹参15g、生黄芪20g、石菖蒲15g、茶树根15g,广郁金15g,软柴胡9g、泽泻20g,用水煎服,肝气瘀滞患者需在基础方中加入炒枳壳与夏枯草各15g,脾虚湿组患者在基础方中加入生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30g、党参15g;肝肾亏虚患者在基础方中加入15g何首乌、枸杞15g及淫羊藿15g,血瘀患者在基础方中加入赤芍15g、桃仁15g,对于转氨酶含量增多者可在基础方中加入垂盆草30g、田基黄15g进行辩证治疗。对4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的肝功能、血压、血脂变化、脉搏等生命指标进行监测记录,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将其报告给主治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1.3评定指标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命体征好转明显、症状积分下降幅度超过95%,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正常;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好转明显,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在70%~90%之间,血脂水平降低超过20%,肝功能水平正常或者下降幅度在40%以上;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命体征得到改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肝功能水平降低范围在20%~40%之间,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在30%以内,血脂下降幅度在20%以内;无效: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未出现好转表现,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在30%。治疗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三者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若P<0.05,则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干预后,治疗组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内容如表1所述。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脂肪肝的一种,在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1],是指除酒精与其他明确原因导致肝损伤因素所引发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以遗传易感性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关系的获得性代谢应激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细胞脂肪病变[2]。在临床分型中可将非酒精脂肪肝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非酒精性相关肝硬化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合理膳食、适度锻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方式以及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控制改善,但是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药物治疗及其他基础性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

中医学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油腻、痰浊郁结、脾失运转、肝失疏泄等原因所致。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病机理为疏肝健脾、活血降脂[4]。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益肝调脂饮具有活血补气、化瘀降脂、疏肝理气之效。益肝调脂饮组方中生黄芪具有利水渗湿、补气散精之效,生黄芪中烷型三萜较为丰富,在中医治疗中使用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组方中含有的丹参、茶树根、郁金等药物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效果[5],可使脂质合成受到有效抑制,同时可使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组方中所具有的柴胡具有理气疏肝之效,同时对肝细胞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可使肝细胞中所含有的糖原与核糖核酸改善恢复至正常水平[6]。上述药物合用可具疏肝理气、活血散瘀之效,同时可达降浊的双重治疗效果,同时化痰解湿、祛瘀活血、调肝理脾及气机通达之效均较为显著。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对照组应用护肝片治疗,经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的治疗总有效率7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护肝片治疗,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水平与血脂水平明显好转,同时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得到明显好转,因此,中药益肝调脂饮可坐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达.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22):100-101.

[2]杨璐,宋美情,张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3):309-312.

[3]王小洁,万沁,彭清等.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代谢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5):957-960.

[4]吴明方,陆阿明.有氧运动及其联合饮食干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SREBP-1c、RBP4水平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32-137.

[5]王唯坚,胡峻.15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29-131.

[6]张茜,余杨,杨孟凤等.健康体检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5):52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