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晓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肝硬化患者中抽取50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25)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就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满意度,可借鉴。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心理状态;满意度

本研究为明确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25例肝硬化患者加用心理干预,并以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参考,现报道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肝硬化患者共50例,均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就诊,体征、临床症状均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1]相符合,且沟通、智力功能均正常,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对上述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25例。其中,研究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30~69岁,平均年龄为(49.83±3.29)岁;病程是4~10d,平均病程是(5.39±1.16)d;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31~69岁,平均年龄为(49.85±3.25)岁;病程是5~10d,平均病程是(5.39±1.11)d;2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热量、无刺激的软食,注意选用适量脂肪、优质蛋白,严格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并大量补充维生素;同时,对于存在肝昏迷先兆者,应暂时禁止摄入蛋白质,对于有腹水者,应鼓励其进食无盐饮食或少盐饮食。②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其大便颜色、呕吐物量等,一旦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肝昏迷前期症状,及时汇报至医师处。③用药护理。知道患者按量、按时用药,并告知其口服药物需碾碎服用,期间做好相关宣教工作;④作息指导。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在患者失代偿期间,应指导患者卧床静息,减轻其肝脏负担,促使其肝细胞的恢复;⑤基础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于腹水患者应指导其保持半卧位,并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在使用利尿剂是应观察患者尿量。对于肝昏迷者,应保证患者大便通畅,尽可能减少其吸入氨气,严禁肥皂水等溶液灌肠。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其干预内容如下:①根据患者个性特点,结合其心理素质、文化层次、家庭环境等因素,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并耐心与患者交流,聆听其心声,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宣泄条件和平台,疏导其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②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介绍肝硬化相关知识、治疗手段等,如告知药物作用、疗程、用药方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其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同时帮助其正确了解自身所患疾病,消除其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③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肝硬化病魔的自信心和勇气,并进一步消除其恐惧、疑虑等负面情绪。④护理人员可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了解其家庭情况,对于存在生活上困难者予以适当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温馨、温暖,从心理上获得安慰和支持,从而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1)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评估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其中,HAMA评分越高者,表示其焦虑程度越浅,心理状态越好;反之,则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深,心理状态越差;

(2)自拟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患者对整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选项包括满意、不满意两种,满意者为满意,不满意者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者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对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对比使用2检验;对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7.45±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9±2.74)分,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比较(分,)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

研究组16.42±3.297.45±1.13

对照组16.44±3.2512.29±2.74

t0.02710.328

P0.978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共25例,满意者25例,无不满意者,患者满意度是100.00%;对照组患者共25例,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4例,患者满意度84.00%;2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4.349,P=0.037)。

3.讨论

伴随人们工作中压力加大、生活水准提升,肝硬化作为内科常见慢性病,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3]。肝硬化是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癌的必经环节,因而有效治疗肝硬化,能够降低肝癌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预后。肝硬化是一种因肝脏性疾病反复、长期发作引起的弥漫性肝部损伤,以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内分泌高压、消化道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但干扰患者日常生活,还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需在治疗期间应用恰当、精心的护理干预[4]。

据报道[5],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与其治疗效果、健康状态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经济压力较大,加上担心进展称肝癌,患者容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甚至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且情绪上变化也可影响治疗效果[6]。心理干预作为当代专业的护理服务项目,不但能够有效排解负面情绪,保证患者心情愉悦,还可优化其治疗效果,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满意度高达100.00%,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证明了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马海利.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63-263.

[2]冯秀娟.试论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9):1659-1659.

[3]汤金金.肝硬化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4):229-229.

[4]杨淑岭,冯爱东,李荣香,等.肝硬化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传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1-112.

[5]谢秀兰.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42-243.

[6]李迎春.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J].内科,2015,10(5):7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