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预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预后

谷有良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15400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鏡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早期NSCLC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研究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放时间、术后24h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提高早期NSCLC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佳,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并发症;预后

[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thoracoscopicradicalresectionoflungcanceronearlystage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andtoevaluateitsclinicaleffects,complicationsandprognosis.Methods116patientswithearlyNSCLC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5toApril2016wereselected.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y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58cases)andstudygroup(58cases)accordingtodifferentoperativemethods.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thoracotomyforradicalresectionoflungcancer,whilethestudygroupunderwentthoracoscopiclungcancerradicalresection.Theclinicalindicators,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thequalityoflifescore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oflymphnodedissection(P>0.05).Theresearchgrouptheamountofintraoperativebleeding,drainagetubeplacementtime,postoperative24hVASscore,hospitalizationtimewere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thestudygrouptheoverallcomplicationrat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qualityoflifescoregroupinfunctionalstatus,emotionalstatus,physicalcondition,social/familystatus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oracoscopicradicalresectionoflungcancercanimprovethecurativeeffectofearlyNSCLC,andhasfewer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highsafetyandgoodprognosis.Ithasthevalue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caloperationofthoracoscopiclungcancer;complications;prognosis

肺癌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不断升高趋势,而肺癌类型中恶性程度较低的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总数的80%~85%,是一种常见肺癌类型[1]。由于早期NSCLC病变位置一般较局限,原发灶进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病灶转移的风险较低,所以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小[2]。针对早期NSCLC患者,临床予以早期手术切除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传统开胸手术因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不利影响。随着外科手术进展,胸腔镜等器械逐渐应用于临床,胸腔镜下进行肺癌根治术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患者广泛欢迎,尤其适应于体弱年老、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3]。为明确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等情况,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针对性选取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早期NSCLC患者臨床资料。将其依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56.13±4.32)岁;肺癌类型:腺鳞癌13例,鳞癌18例,腺癌27例。研究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为39~77岁,平均(56.25±4.43)岁;肺癌类型:腺鳞癌14例,鳞癌19例,腺癌2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依从性高,认知功能良好。

排除标准:并发其他恶性肿瘤者,术中因其他因素转为开胸术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行双腔管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于后外侧行一切口;将肺门处的纵隔胸膜切开,套带牵开膈神经,向患侧肺门的方向行解剖,对奇静脉进行游离,若出现气管支气管的淋巴结肿大,疑似转移则对其切断;切除肿瘤所在肺叶,于胸膜顶部将胸膜剪开,使锁骨下动脉、头臂动脉显露,对患侧的喉返神经进行确认,向下游离,促使上腔静脉、头臂动脉干等显露,结扎切断上腔静脉中的小静脉属支;依次清扫患者上纵隔、气管后、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气管前淋巴结,切断迷走神经肺丛,对隆嵴下与患侧主支气管旁的淋巴结,最后对食管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研究组予以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于腋中线的第7或第8肋间行一切口,并以30°左右倾角将胸腔镜置入,利用胸腔镜对患者胸腔进行检查;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行一4~5cm切口,在腋后线第6或第7肋间行1.5~2.5cm切口,分别为主操作孔和辅操作孔;依照常规方式对肺血管与支气管行分支游离,切除病变肺叶,常规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引流管置放时间、术后24h疼痛(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其中VAS视觉模拟评分标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4]。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有切口感染、气胸、肺不张、胸腔积液等。随访1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生活质量采取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评分,分为功能、情感、身体、社会/家庭状况,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淋巴结清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引流管置放时间、术后24h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NSCLC主要包含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等,其癌细胞分裂生长较慢,病灶扩散及转移时间较长,因此局部病灶进展缓慢,于早期进行手术清扫淋巴结可有效对病灶进行清除,从而有助于患者预后质量提升[6]。有研究提出,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手术相比,胸腔镜下行根治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术后生活质量[7]。本研究主要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NSCLC患者临床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次研究中,两组淋巴结清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放时间、术后24h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较对照组高(P<0.01)。本研究结果与郑威等[8]相似,表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疼痛减轻,术后并发症较少发生,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生活质量佳,患者满意度高。随着医疗技术以及影像学检查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肺癌早期可及时被发现,临床可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提升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目前,对于早期NSCLC,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应用后可促进患者存活率提升,延长患者生命[9]。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常于胸部后外侧行切口,且切口一般较长,可为术者提供充分手术术野,从而有助于术者尽可能清扫淋巴结,提高手术疗效[10]。但切口使得胸壁多块的大肌肉切断,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而且开胸与关胸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较长手术时间,致使患者开胸暴露时间长,易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11-12]。随着胸外科技术发展提升,辅助手术器械设备更新,麻醉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治疗肺癌逐渐应用于临床,且手术效果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接受。由于胸腔镜下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患者创伤小,因而术后恢复快,可有助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前,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有利于患者医疗负担减轻[13-14]。其次,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切口小,无需开胸,因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减少对心肺功能的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5]。丁学武[16]研究结果显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组术中出血量、引力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胸肺癌根治术组,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符。胸腔镜下手术采用先进电视摄影技术以及手术器械,操作均在微小切口下进行,手术器械仅需经操作孔進出,无需于肋骨间行切口,因而可有助于创伤减少,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加快;而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由于切口小,患者手术过程较为平稳,因而对其生理影响较小,受到术者及患者广泛接受[17-18]。此外,胸腔镜下手术,术者可利用胸腔镜清晰显示患者胸腔内情况,从而可引导术者进行淋巴结清扫等一系列手术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器械对周围组织产生的伤害,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9-20]。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后,因患者疼痛较轻,所以有助于患者早期咳嗽,顺利咳出痰液,可降低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1-22]。王江波[23]研究指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可促进早期NSCLC患者肺功能改善,促进其运动耐力提升,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减轻,从而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但是,胸腔镜手术适应证有所局限,受设备、技术等限制,临床尚无法实行特别复杂手术,因此仅对于早期肺癌或者高龄低肺功能患者疗效显著[24]。此外,胸腔镜下手术效果与术者操作技术与经验相关,术中若出现大出血而胸腔镜下缺乏及时有效控制手段的情况,应及时转为开胸手术[25]。研究受例数、样本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未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做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有助于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时间缩短,术后疼痛感减轻,并且胸腔镜下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预后质量提升,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杰.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0):3935-3936.

[2]翁贤武,梁诚之,林培锋,等.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6):977-979.

[3]杨波,赵瑞星,闫高军,等.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5):146-147,150.

[4]司马蕾,朱世杰.癌性疼痛与相关症状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魏于全,赫捷.肿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解明然,徐世斌,梅新宇,等.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4(7):439-443.

[7]张忠义,顾江魁,陶立伟,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639-643.

[8]郑威,黄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2):295-298.

[9]赵彬.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103-105.

[10]胡坚,包飞潮.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6):399-402.

[11]吴科杰,方万强,戚雅秀,等.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根治术叶间淋巴结清扫效果比较[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1):35-38.

[12]白文杰.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7):33-35.

[13]朱玉龙,马红霞,冯新海,等.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7):25-28.

[14]殷勇,张小康.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7):1137-1139.

[15]赖启勋,廖开福,邝光志,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8):2463-2464.

[16]丁学武.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23):75,77.

[17]林洁桓.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41-43,56.

[18]夏辉,辛本强,赵燕,等.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5):820-823.

[19]丁宁宁,毛友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清扫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6):359-363.

[20]杨扬,王启,刘延风,等.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25-229.

[21]姚达,万延辉,龚立宏,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705-1706,1709.

[22]朱佳龙,朱志军,侯量,等.开胸肺癌根治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2956-2957.

[23]王江波.完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141-142,145.

[24]侯伟,李佳,高小见.VATS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效果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3):371-374.

[25]张国恩.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