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赵丽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医院154007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如何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改善医护人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7.1-2017.7.1)医护人员中随机挑选84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其中Ⅰ组42名医护人员只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Ⅱ组42名医护人员采取了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最后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Ⅱ组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理论和操作评分均要高于Ⅰ组医护人员(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分层次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分层次护理;医护人员

患者在医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进行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和病情,特别是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效率的高低、理论知识强弱和操作能力的熟练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医护人员如何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改善医护人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6.7.1-2017.7.1)医护人员中随机挑选84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其中Ⅰ组42名医护人员只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医护人员的性别比例为12:30(男:女),医护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2.74±12.89)之间,护士长有3名,主管医师7名,护士23名,护工9名;Ⅱ组42名医护人员采取了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医护人员的性别比例为10:32(男:女),医护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3.21±12.11)之间,护士长有4名,主管医师4名,护士22名,护工12名,最后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本次对比实验仲,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岗位(P>0.05)不存在差异。

1.2方法

分别对Ⅰ组、Ⅱ组进行对应的工作安排,其中所采取的工作方案有:

1、Ⅰ组、Ⅱ组医护人员都采用医院所安排的常规性管理模式进行工作。

2、Ⅱ组医护人员采用的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有:

(1)将医护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例如:将医护人员按照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分为主管、高级、中级、初级、助理、实习六个层次,进行分层管理,每一层都要对下一层次的医护人员负责,通过合理搭配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能力将42名医护人员分成4个护理小组,这样可以确保在6小时的工作制里,每时每刻都有医护人员轮流值岗。

(2)根据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医护流程,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仪器的熟练程度,其中对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进行的培训难易度不同,初级、助理、实习层次的医护人员只用学好自己岗位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但是主管、高级、中级就要涉及到更细更广的理论、技能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护士长要进行相关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护理能力进行培训;而对于其他高、中、初级护士要进行相应的临床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对于助理和实习护士来说,要指派相应的医师进行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助理和实习护士的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3]。

(3)对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抗压训练,并对医护人员实施奖励制度。例如:护士长和高级护士由于等级比其他护士的高,所面临的护理难度也就大,所以她们的心理压力和责任心就越大,因此,要对她们进行相应的抗压训练和心理疏通,以防由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导致患上心理疾病。

1.3观察指标[4]

对医护人员进行评分:随机进行理论知识题目考察,技能测试,根据临床医学的操作规范,随机考察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其中,理论和技能测试的满分均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60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得分越高说明医护人员的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测定,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t测定,若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Ⅰ组医护人员理论知识的得分为(71.12±12.23)分,操作技能的得分为(74.37±11.67)分,工作效率良好以上的为40.48%(17/42);Ⅱ组医护人员理论知识的得分为(81.35±13.21)分,操作技能的得分为(83.43±11.28)分,工作效率良好以上的为83.33%(35/42),P=0.000,t=12.092,t=9.928,X2=10.928

3讨论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在送医治疗的过程中,对其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在有效护理工作的作用下,可进一步提升临床对于各类患者的诊治效率,帮助其尽快得到恢复。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效仿分层次管理法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在我院通过采用分层次管理法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效率、理论和操作评分上均要高于进行常规管理法的医护人员。因此,综上所述,在本次对比实验中通过分层次管理法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效率,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乔兴莲.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5):767-768

[2]李琼,曾桂平,胡晓梅,等.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观察[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2(25):72-73.

[3]韶玉兰,蒲映辉.分层次管理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7):66-69.

[4]韩丽娟.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