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替加环素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姚志红

姚志红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分别选择替加环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4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36例):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选择替加环素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药总有效率、CRP(C反应蛋白)水平、PCT(降钙素原)水平以及WBC(白细胞计数)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3.89%)对比,观察组(97.22%)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选择替加环素药物进行治疗,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比较,在提高用药总有效率、降低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康复。

关键词: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效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于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同环境污染、医疗器械污染以及滥用抗生素密切相关。以往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因为不断呈现出耐药性现象,从而呈现出应用受限的现象[1],对此确定更为有效药物展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以此说明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较,替加环素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4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71岁,平均年龄为(47.29±2.52)岁;属于肺部感染、血流感染以及肺部伴有血流感染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5例以及1例;观察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73岁,平均年龄为(47.31±2.55)岁;属于肺部感染、血流感染以及肺部伴有血流感染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3例以及2例;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感染类型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在进入医院后,首先于保肝、营养支持、氧气支持以及祛痰抗炎几方面展开基础治疗;完成后,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采用1.0g美罗培南+100mL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治疗,用药频率为1次/8h;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2];对于观察组,选择100mg替加环素+100mL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用药初始剂量为100mg,之后保证剂量为50mg,1次/12h频率用药,静滴时间为1h;对于两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进行为期14d治疗[3]。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CRP(C反应蛋白)水平、PCT(降钙素原)水平以及WBC(白细胞计数)水平。

1.4判断标准

显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呈现出的发热等系列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有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呈现出的发热等系列疾病症状获得改善;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药总有效率)组间比较以%形式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组间比较以形式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3.89%)对比,观察组(97.22%)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1。

3.讨论

作为鲍曼不动杆菌以往最敏感抗生素之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治疗过程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在此种药物应用逐渐广泛的同时,耐药性问题等逐渐出现。

作为米诺环素衍生物之一,替加环素药物能够将传统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机制有效克服,不会轻易表现出耐药现象。其主要同细菌30S核糖体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对于转移RNA进入加以阻止,从而确保氨基酸难以形成肽链,最终针对细菌蛋白质合成加以阻断,对细菌生长进行限制。其针对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疾病治疗后获得显著效果,呈现出的敏感性尤为显著。

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获得性耐药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显著的特点,当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尚未研究出特效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在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如果过多选择此种药物进行治疗,会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从而使得治疗难度表现为显著增加,呈现出二重感染的现象[4]。在此种形式下,临床医师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选择替加环素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显著改善,从而获得确切疗效[5]。

本次研究中,同对照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3.89%)对比,观察组(97.22%)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充分证明选择替加环素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疾病治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选择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较,在提高用药总有效率、改善CRP水平、PCT水平以及WBC水平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涂雪松,彭清臻,胡利霞,等.替加环素在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2):210-212.

[2]张德林,李忠廉,张西波.替加环素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12(2):164-167.

[3]臧会玲,王生池,程慧,等.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41-43.

[4]周广伟.多粘菌素E、替加环素及比阿培南联合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模型抗菌活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102-105.

[5]贺毅,吴伟元,陆坚,等.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