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析中药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及对策

卿丹芳

卿丹芳

绥宁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6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避免的对策,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实例分析,探究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结果:在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采用二次审核是有效减少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关键措施。结论:二次审核能够有效的减少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的错误,推荐在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采用二次审核。

关键词: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对策

药房是中药调剂的主要部门,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窗口部门,其调剂质量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及形象,要想减少医患纠纷,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减少中药调剂的差错,每位医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

1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

1.1处方调配过程单一: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处方的审核、配药以及复核到发药往往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因此对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很难发现,也就导致处方的调配出错,这也是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

1.2处方的书写不规范:医师在为患者开处方时,由于各方面原因,往往对药物的名字书写不清晰,如黄苓和黄芪、胃舒颗粒和肾舒颗粒等,经常由于书写潦草,导致收费人员错收或调剂人员错配。

1.3处方调配过程中未按顺序调配:在调配处方中药时,调剂人员为了省时间,往往会将所有药物混放在一起,并没有按照处方中的顺序调配,导致出现错配漏配现象出现。

1.4中药名称相似导致错配:中药的名称往往复杂难写,很多药名相似,也就导致了错配出现,例如:五味子和五倍子、鸡血藤和鸡矢藤、山茱萸和吴茱萸等由于药名相似,极易造成调配人员错配。

1.5外包装相似的中药错配:许多中药的药品外包装相似,导致调配人员错配,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等。

1.6按惯性思维发药:许多调剂人员由于长期工作,对药品的发配都有了一定的习惯,加上注意力不集中,极易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发药,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药品之间的规格、适应症的不同,极易造成调配错误。

1.7药品摆放不合理:许多调剂人员对新药品的类属并不十分明确,导致了药品的摆放不合理,造成了药品的混放、不同用途的药未分开摆放等,极易导致调配出现错误。

2防止处方调配差错的对策

2.1严格规范中药处方中的调配程序,对医师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增加医师对患者的责任心意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将调配工作与年终考核、绩效金分配以及晋升晋级挂钩,从根本上减少调配差错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调动医师的积极性。

2.2医院不断的组织中药医师及调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增加调剂人员及中药医师的专业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2.3审方核对

2.3.1调剂人员在收方后必须仔细审查处方的各项内容,认真审核处方的正方、前记及医师签名等,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及计价交费等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审核正确后才可进行调配。

2.3.2若处方的药品名称、剂量等模糊不清无法确认必须经过开具处方的医师再次确认后才可进行调配。

2.3.3调剂人员在调配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自身经验检查配方配伍是否正确,若发现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及不合理用药时应及时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行联系确认修改,才能调配。

2.3.4调剂人员对药品摆放要有正确的顺序,避免药品混放,若有一方多剂则应该遵循等量递减的原则分剂量。

2.3.5对需要特殊服用的药物如冲服、先煎后下、包煎等的药物进行单独包并且要注明药品的用法用量等,避免患者服用错误。

2.3.6对调剂人员进行药品知识培训,使调剂人员对药品种类有所了解,以便对不同种类的药品分开摆放,如妇科药、心血管药、肝炎药、儿科药等分开摆放。

2.4二次复核

2.4.1药品调配完毕后,要经过审核人员进行复核,确认药品的先后顺序是否正确,并且检查药品的外观、批号及有效期是否正确,并且对药名相似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注意区分检查。

2.4.2复核确认处方无误后才可签字,在包装药品时,外用药品的包装应有外用标识,对特殊处理的药物应放在每一包药的最上方,发药人员也可以在发药时提醒患者注意。二次复核是确保调剂工作无误的中心环节,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粗心往往会出现将肾舒颗粒调配呈胃舒颗粒,复方黄柏液调配呈复方黄柏胶囊,或者药品数量上出错等情况,因此复核时既要对处方药品逐项复核外,还要对处方内容进行逐项复核,才是调配无误的关键。

2.5重要的发药交代

2.5.1发药是处方调剂的最后环节,在处方及药品复核后,发药人员在发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是否相符,若有药品代取现象则应在核对患者情况及询问清楚后才可发药。

2.5.2发药人员在发药时,应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交代清楚,对服药多的患者或年纪大的老人应认真说明服药的顺序,必要时应用笔标记在药品上或交代其家人,确保患者可以科学、客观的服用药物。

3讨论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中医药物的使用方法也越来越多,药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加上临床上服用中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不少患者对处方药品不了解的现象出现,临床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由于药品的名称很多相似,外包装上也有很多相似,也就导致了调配人员在中药调配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加上患者的不了解,极易造成医患纠纷的出现[2,3]。作为医院的药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根据处方的调配要求,合理的调整药房的布局,将易混淆的药品分开摆放,按照药品的功能、剂型等进行分类摆放,完善中药处方调配操作的规范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调配流程,积极调动调配人员的责任心,降低调配差错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郭朝民.中药处方的调配差错原因以及防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190-191.

[2]梁万玲.试论中药处方调剂给药规范化及相应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193-194.

[3]斯俊英.我院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J].海峡药学,2017,29(0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