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梁晓辉1王璟琦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天津市301700

摘要:为了分析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相关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这表明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电监护;血管活性药物;重症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又称为心衰,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以致于无法将从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量排出心脏,导致出现静脉系统血液淤积,而动脉系统血压灌注不足,进而导致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重症心力衰竭属于各种心血管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但是,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别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此,为了分析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相关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资料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52-80岁,平均年龄为(63.3±7.2)岁,病程范围为2-11年,平均病程为(4.6±2.4)年;试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54-81岁,平均年龄为(64.2±7.6)岁,病程范围为1-11年,平均病程为(4.8±2.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征得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内容为利尿剂治疗、血管扩张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等。

对试验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仪的监护下,通过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硝普钠等。在治疗过程中多巴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选取将其与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如采用联合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配比关系为1:1或者1:2[3]。如果患者发生休克,此时联合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药量控制在10-20μg/(kg·min))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时,可以采用多巴胺和阿拉明联合使用[4]。除此之外,也可以将50mg的硝普钠溶于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50ml中,然后利用微量泵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微量泵给药的速度在16.7μg/min。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酿成严重的后果。(2)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根据以往的护理经验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措施,预防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3)各种操作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不能因仪器使用不熟练或者操作不到位而影响治疗效果,比如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给药速度,避免因用药过快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反应。(4)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难免产生焦虑、烦闷、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有些患者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这些不利情绪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发现心理障碍应及时进行疏导,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5]。(5)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帮助患者制定相应的餐谱,引导患者开展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的信心。(6)在全程护理过程中,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1.3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治疗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治疗效果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无效、改善和治愈三种。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验证。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重症心理衰竭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别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本文为了探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苏惠,李倩,王伯霞.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3):205-206.

[2]朱雪.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初探[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62-63.

[3]李红,陈彦.心电监护下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和心理干预[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278-279.

[4]余贤容.心电监护下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18):120-121.

[5]孙淑芹,李晓敏.微量泵泵入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90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