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李春秀

肇东市第一医院心电室15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最佳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选择动态心电图技术(A组)、常规心电图技术(B组)展开诊断工作,并给予两种技术类型诊断结果展开比较。结果测定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中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的阳性率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冠心病患者接受专业诊断时,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更具可行性,阳性率较高,推荐选用。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动态心电图技术;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技术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optimaldiagnosisofmyocardialischemiaandarrhythmiaincoronaryheartdisease(CHD).Theresearchobjectofthemethodis47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fromJanuary2015toNovember2016inourhospitalprofessionaldiagnosisofthecases,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andselectionofdynamicelectrocardiogramTechnology(Agroup),conventionalECGtechnique(groupB)launcheddiagnosticwork,andgivetwotypesoftechnicaldiagnosticresultscompared.Theresultsofdeterminationofmyocardialischemiaafter37casesofgroupApositivepatients,22caseswereBpositivepatient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ndAgroupofatrialarrhythmias,symptomsofventriculartachycardiasymptomsandthepositiverateofventriculararrhythmiasymptomswerehigherthanthatofB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tismorefeasibleandfeasibletocarryoutHoltermonitoring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

[keyword]coronaryheartdisease;diagnosis;dynamicECGtechnology;myocardialischemia;routineECGTechnology

常规心电图技术以及动态心电图技术均可用作诊断冠心病,但两种技术类型取得的阳性率却存在差异,为了解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技术,提升疾病阳性率,笔者通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因冠心病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两种诊断技术对其进行检测,旨在提升疾病诊断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26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3.3±2.88)岁;病程0.8年~9年,平均病程(3.9±1.0)年。

1.2方法

1.2.1动态心电图技术

检查前3d,嘱咐患者暂停用药,选择专业心电图设备对患者展开24h不间断、连续性监测,并对其心电信号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观察检查环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当成功获取检查资料后,予以处理分析,并且展开人工校正。

1.2.2常规心电图技术

嘱咐患者维持仰卧体位后,确保全身保持放松状态,再连接常规心电设备,纸速选定25.0mm/s,增益则选定5.0mm/mV。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心电图技术诊断结果展开比较。在测定心肌缺血时,需满足以下条件:(1)动态心电图。第一,ST段明显下移,且持续时长>1min;第二,ST段明显下移,且幅度>0.1mV;第三,ST段明显下移,且两次的时间间隔>1min。(2)常规心电图。第一,ST段呈现出下移状,且幅度>0.05mV;第二,在相同导联条件下,T波明显不足1/10R波[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测定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室性早搏患者中,成对患者17例,二三联律患者24例;B组室性早搏患者中,成对患者5例,二三联律患者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21例室性心动过速测定结果为阳性,B组有4例室性心动过速测定结果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房性早搏患者中,成对患者22例,二三联律患者24例;A组房性早搏患者中,成对患者6例,二三联律患者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刘光德[2]等强调,冠心病患者通常会有心肌梗死或者是心绞痛等情况出现,病情严重时,还会有心律失常问题发生,部分患者症状表现出隐匿性特征,其心肌缺血现象也未能充分表现出现,一旦病情发展,就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者猝死等情况,所以要重视疾病防治工作,并给予冠心病患者定期展开诊断工作。心电图本身表现出无创性特征,已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常见技术类型,具体涉及常规心电图技术以及动态心电图技术等,其中,常规心电图技术在操作便捷性、价格优惠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但是却无法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持续性监测,往往需要展开多次检测工作后,才能对心律失常症状进行判断,以至于救治工作被延误,加之该诊断技术无法对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展开准确判断,因此应用受限[3]。

动态心电图技术不仅可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进行准确测定,还有助于对心律失常发病信息、疾病类型及其发作频率等客观判断。不仅如此,通过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还可实现对机体心肌缺血现象的发作时间、发作频率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在对患者心绞痛临床类型有效鉴别的同时,有助于提升诊断工作阳性率[4]。此次研究通过对47例患者分别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以及常规心电图技术,在测定机体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择两种技术类型对机体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等展开诊断后,发现A组阳性率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除了可提升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工作的阳性率,同时还能提升心律失常症状的阳性率,实践性更强,推荐选用。

参考文献:

[1]夏国宏,郑争达,杨海燕.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2):354-356.

[2]刘光德,刘培中,李深福,等.Tei指数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与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6).

[3]孙中吉,吴素丽,王萌,等.冠心病心力衰竭伴肺动脉压升高对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