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包芳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33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血透室收治的11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SAS及SDS得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SAS及SDS得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工作中,不仅可改善患者消极情绪,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血透室;应用分析;血液透析

血透室是为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场所,终末期肾病患者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来提高其生存质量。该类患者病情通常较重,除了要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之外,经济上的压力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增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焦虑、灰心、绝望等消极情绪日益严重,增大了治疗的难度。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除患者思想顾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收集的116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血透室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8例。观察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27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0.45±2.15)岁;常规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8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0.62±2.25)岁。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贫血、头晕、低蛋白、血压高等症状,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结果提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该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⑴透析前的人性化护理。患者入院后应热情地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其信任感。其次,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再次,结合病历资料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及心理状况,若发现患者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例如焦虑不安的患者可先指导他(她)进行深呼吸平缓情绪,告知患者住院只是暂时的,也可以指导患者倾听舒缓的音乐来放松身心;过分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说出心中担心与不适,充分调动患者家属及朋友支持系统,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感觉被关心、被关爱。同时,将医师的技术水平、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等信息告知患者,让患者感到安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⑵透析过程的人性化护理。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根据规范流程操作,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免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创伤。建立血管通路后,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变化,留意并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血流量及肝素用量等。另外,加强并发症护理,若发现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渗血现象,要及时采取U型与交叉并行的方式固定好,并反馈给主治医师;若患者出现发热严重、心律失常等症状要及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并缓慢注射浓度为百分之五十的葡萄糖溶液等。⑶透析后的人性化护理。透析结束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适当将患者的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将回心血流量增强,避免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行二次评估,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不适,耐心倾听患者说,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营养均衡。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得分越低,心理状况改善越明显。另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异同。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比较

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SAS及SDS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比较

3.讨论

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除了要给予科学的救治之外,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同样重要。人性化护理是医学科技不断进步发展下来的产物,以人为本是该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其强调要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高效的护理服务。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SAS及SDS得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血透室护理工作中,不仅可改善患者消极情绪,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34-235.

[2]赵善玉.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0):5707-5707.

[3]孙芳玲,林璟,吕静.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