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廖春兰

廖春兰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13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酸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关键词:冠心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磷脂酶;血浆脂蛋白

伴随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其中,冠心病患者最为常见,且患者的肢体残疾率、死亡率等都较高[1]。冠心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病理反应,在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以及病情进展当中,会涉及到患者血脂、凝血系统等多种因素。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一般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应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这对于患者的诊治存在明显影响[2]。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所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等一系列指标对于冠心病患者存在重要影响,是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后续进展[3]。我院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3月—2017年8月时间段当中被送至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择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组,将同时间段内相同例数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存在较为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且接受检查后不存在主动脉瓣病变情况,患者接受检查后显示超过70%的冠脉狭窄,且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之后均自愿参与相关实验,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参照组对象的排除标准为:心脏疾病对象、患有慢性或者急性炎症疾病对象、糖代谢紊乱对象。研究组患者的排除标准如下:各类型感染患者、癌症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肺心病患者、痛风患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意识模糊患者、精神紊乱患者、参与本研究前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参照组对象中男性为45人,女性为40人,年龄为39—72岁;研究组当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为74岁,两组实验对象的各项基线资料在接受组间比较后无任何差异(P>0.05),因而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实验对象在入院之后的次日清晨接受静脉血液抽取,患者需要在空腹状态下接受抽血,护士将研究对象的血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法检测,该指标在168ng/ml之下为低风险状态;血尿酸的检测方式为酶比色法,男性血尿酸的正常值为149—416μmol/L,女性的这一指标正常值则为89—357μmol/L;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方式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该指标的正常值在0—6mg/ml之间[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接受检测之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等不同指标,并作以简析。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两组实验对象的主要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包中进行分析处理,若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从上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数据在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在临床各类型疾病患者当中,冠心病患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冠心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会不断下降,生命安全也会受到明显威胁[5]。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冠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是冠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所以,分析相应的炎症标志物对于患者病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6]。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进展以及最终的破裂与炎性反应介质存在直接联系。血浆脂蛋白像馆磷脂酶A2是冠心病患者血管当中存在的一种特异性炎性因子,有促炎症的作用,并且可以加速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该指标在患者血液当中的浓度可以反映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形成程度。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Lp-PLA2指标明显升高,这一指标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之外的冠心病预测指标,也是冠心病患者中新的发病危险诱因之一。血尿酸也是冠心病患者诊治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冠心病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也会加速病情的进展,高尿酸血症也会参与到患者的炎症反应当中。除了以上两种指标之外,高敏C-反应蛋白也是存在于冠心病患者血清、血浆内的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这一指标的上升,与患者病情发作直接相关,也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预测指标之一。

在本次研究当中,我院选择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作为对比对象。在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指标的检测之后可以看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这三项指标均要高于健康人,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对比后也存在明显差异。从这一结果就可以看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确诊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这三项指标,将其联合用于患者的检测诊断当中,这样既可以作为患者诊断的重要辅助,也能预测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情况。

结语:

与健康人群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要明显较高,医生需要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参考相关指标,确保患者得到科学、及时的诊断,为患者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以此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崔寒英.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意义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12):1771-1775.

[2]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赵建强,齐杰,胡凤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的变化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0):1206-1207.

[3]程方雄,曾昆,刘青建.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01):79-80.

[4]陈纯娟,余伟,王伟.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29(01):32+58.

[5]齐宏,黄珊,马祥生,冀磊.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5(14):2253-2256.

[6]郑永红,鹿秀霞,陈德伟.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变化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39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