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分析

刘洋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生化仪检验中血清标本溶血对其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模拟的50份自然溶血样品,对两组血清样品进行常规生化检验与诱导溶血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正常血液样本的Hb(0.27±0.01)g/L、LDH(126.79±4.50)U/L、GLU(4.22±0.47)mol/L、TBIL(8.91±4.53)mol/L、AST(29.01±2.27)U/L与ALT(23.10±2.11)U/L水平,均低于模拟溶血样本Hb(1.57±0.24)g/L、LDH(218.03±6.80)U/L、GLU(5.01±0.41)mol/L、TBIL(10.90±5.00)mol/L、AST(53.85±2.79)U/L与ALT(57.90±3.1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生化仪检测过程中血清标本溶液对其存在明显的干扰,对血糖自动生化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溶血标本的发生。

关键词:自动生化仪;血清标本;生化检验;溶血

溶血主要指的是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进入样本中,而导致样本溶血情况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化学因素、病理因素以及物理因素等[1]。一般情况下,血液检测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而血清标本自动生化检验与溶血血液检验结果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导致临床诊断的错误[2]。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模拟的50份自然溶血样品,对两组血清样品进行常规生化检验与诱导溶血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模拟的50份自然溶血样品。健康体检人员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6.45±6.28)岁。所有患者性别与年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健康体检人员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接受血液采集,采取坐位采血,静坐6min后抽取其肘部位静脉血,待穿刺成功后立即将止血带松开,采取常规抗凝并确保所有的血液样品中不存在溶血状况[3]。将血液样品放置于血标本室25-40min左右后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0℃的环境下予以保存。选取正常人群50份血清样品与50份模拟自然溶血样品,将正常人群新鲜抗凝血清采用等体积的NaCl溶液洗涤3次红细胞,使其经5000转/min并进行长达10min的离心后去除NaCl溶液,然后在其中加入等体积的去除离子水,将溶液混匀后放于温度为-20℃的环境下予以保存。最后将其解冻后进行长达10min的离心,5000转/min,取其上层便为自然溶血样本。在检测的过程中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浓度进行测定[4]。

1.3观察指标

观察正常人群50份血清样品与50份模拟自然溶血样品的Hb(红蛋白浓度)、LDH(乳酸脱氢酶)、GLU(血清葡萄糖浓度)、TBIL(总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与ALT(谷丙转氨酶)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20.0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结果

2.1比较正常人群与模拟自然溶血样品的相关指标

正常血液样本的Hb、LDH、GLU、TBIL、AST与ALT水平均低于模拟溶血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正常人群与模拟自然溶血样品的相关指标比较()

3讨论

血液检测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辅助诊断方式,但血清标本在采集、运输以及分离等检测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溶血,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溶血的发生会导致在测定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干扰到各项指标,最终对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造成阻碍,甚至导致诊断错误的发生[5]。除此之外,溶血程度的不同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部分不会受到低浓度溶血的干扰,但通常会受到高浓度溶血的干扰。因此,在对血糖指标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其检验指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溶血的影响,若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细胞释放物质影响大的检测指标,那么判断标准可以依据溶血标本破裂的红细胞计数。血糖浓度会对临床诊断造成直接影响,因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指标会对临床诊断结果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最终延误治疗最佳时机[6]。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检验时,若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则需要再次进行采血检验。为了获得精准且可靠地血液检验结果,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血液采集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以确保血液样本质量。本次研究中,正常血液样本的Hb、LDH、GLU、TBIL、AST与ALT水平均低于模拟溶血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溶血标本葡萄糖浓度与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标本,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后便会放大误差,从而无法保障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因而不得采用溶血样本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自动生化仪检测过程中血清标本溶液对其存在明显的干扰,对血糖自动生化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溶血标本的发生,以尽可能地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苏含.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指标的影响的研究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60-161.

[2]李有强,龙海峰,张云燕等.自动生化分析仪法与目测法检测血清指数的一致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82-484.

[3]黄燚,刘丹.雅培ARCHITECT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指数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5):77-80.

[4]李春梅.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3):62-63.

[5]薛伟.溶血程度对标本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临床医生,2014,(10):80-82.

[6]刘珍清,王晓波,刘颖等.溶血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结果校正关系的探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4,34(5):38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