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

李春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1005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制订质量控制策略,保证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00份细菌标本检验资料,临床细菌检验的标本主要包括分泌物标本、痰及咽拭子标本、关节液标本、血培养标本、尿液及大便标本,观察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4000份收集的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3217份,合格率为80.42%,其中分泌物标本的合格数最多为1354例,合格率为82.31%,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数最少为196例,合格率为62.2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相关制度,操作中防止污染,以上措施均能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细菌检验;效果;质量控制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discusstheeffectofclinicalbacteriatest,toimprovetheaccuracyofclinicalbacteriatest,toformulatequalitycontrolstrategy,andtoensurethequalityofclinicalbacterialtestinthefuture.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istoselect4000samplesinspectiondata,testspecimensincludingclinicalbacterialspecimensfromsputumandthroatswabs,synovialfluidsamplesandbloodculturespecimens,urineandstoolspecimens,observetheaccuracyofclinicalexamination,andtoexploretherelatedqualitycontrolstrategy.Results:4000collectedbacteriasamples,thequalityinspectionofqualifiedsampleswere3217,thequalifiedrateis80.42%,whichqualifiedforthehighestnumberofspecimensfromthe1354cases,thequalifiedrateis82.31%,theurineandstoolsamplesqualifiednumberatleast196cases,thequalifiedrateis62.22%,andthepassratecomparedtootherthesamplesofurineandstoolsamples,thequalifiedrateislow,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ordertoensurethequalityandaccuracyofbacteriatestspecimen,muststrictlyabidebythebacterialspecimencollection,inspectionandpreservationsystemininspection,pollutionpreventionoperation,alltheabovemeasurescanimprovetheaccuracyoftestforbacteria.

Keywordsclinicalbacteriatest;effect;qualitycontrolresearch;

在临床中感染类的疾病较为常见,正确的临床细菌检验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发现引起感染的细菌,在临床的诊治中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依据,由此可见,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意义重大[1]。有关文献报道显示,在临床细菌检验过程中,标本的采集、保存方法以及鉴定方法等都会对检验的质量产生影响[2]。本次研究对本院2013年2月一2015年5月期间的临床细菌检验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一2015年5月的临床细菌检验标本共4000份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000份标本中有分泌物标本1645份,占总标本的41.13%;痰液标本968份,占总标本的24.20%;关节液714份,占总标本的17.85%;血液标本358份,占总标本的8.95%;粪便和尿液标本315份,占总标本的7.87%。

1.2研究方法

①选取本院临床送检的细菌在培养基上划线,放入保温箱培养。②血液培养直接抽20ml分别打入需氧瓶和厌氧瓶,一个瓶(8-10ml)。③尿液用尿定量接种环接种培养。④药敏和质控直接上机。⑤质控菌株为ATCC提供的标准菌株。

1.3检验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所有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CLSI2007年版的标准对药敏结果进行判读,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体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

1.4观察指标

以各标本的合格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并探讨控制质量的策略。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临床细菌的合格数均做好记录,并建立数据库,对细菌的合格率进行分析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00份收集的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3217份,合格率为80.42%,其中分泌物标本的合格数最多为1354例,合格率为82.31%,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数最少为196例,合格率为62.2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细菌检验的准确性是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提高临床的细菌检验质量对临床的诊断有重要帮助[3]。通过临床多年总结的经验,作者发现与细菌检验质量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细菌标本的采集、细菌标本的保存、细菌标本送检过程以及实际的检验操作过程等。为了提高细菌检验的质量,在细菌标本采集中要规范自己的操作方法,遵守相关的规定,在运输细菌标本过程中要注意对细菌标本的保护,防止污染,在细菌检验中保证无菌操作等。对于生殖分泌物菌的提取,可能在操作中没有遵守无菌条件,导致其他菌体发生污染从而影响了检验合格率[4]。对于创伤组织细菌检验需要注意的是在创伤组织中存在菌种的类型较多,有些细菌并不可能是真正的致病菌,对检验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在采集中要先用生理盐水进行擦拭,并提取组织深处的分泌物。对于痰液菌体,由于在采集前,没有通过使用漱口或者用力咳嗽提取,因此,容易对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要想保证细菌检验质量以及其准确性,在细菌检验中,检验前的质量也要严格控制。在细菌检验前,首先要对临床细菌进行菌体培养,在细菌培养过程中,不同的菌种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5]。例如血液菌体,血液细菌标本采集应该采取肘静脉血液,在没有采血前,要先对进行采血的皮肤严格消毒,对于需要注射抗生素的患者,采血应该在未注射抗生素前进行。对尿液表本采集应该提取中段尿,在尿液采集前,要对采集者的尿道口进行清洗。对于痰液标本的采集,一般情况下在清晨提取,采取者要先用清水漱口并用力咳嗽,用呼吸道内的新鲜痰液进行检验。粪便菌体标本最好为有茹液的粪便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对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保证操作为无菌操作,以上措施均能显著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曾志鸿.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8(10):511-512.

[2]胡锦霞.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和质量控制.中外医学研究,2014,16(22):63-64.

[3]余兴化.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4,14(28):172-173.

[4]卢少华,张是,蔡恒洋.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分析探讨.当代医学,2013,16(19):30-31.

[5]邓晓鑫.浅谈临床细菌检验室内质控质量控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4):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