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 2

某三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朱淑芳王耀华杨章群(通讯作者)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对象,调查了解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结合目前国内外药学服务的内容、水平,分析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提出改进和提高的策略研究。

1研究对象

某三甲医院近年实施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现状及水平。

2研究方法

通过对该院己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内容、服务方法、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概括、分析,运用归纳、演绎法,研究该院药学服务工作取得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该院药学服务的质量、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以适应新形势对医院药学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3结果

3.1已开展的药学服务内容

3.1.1苯巴比妥、苯妥英和卡马西平具有价廉、疗效确切等优点,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癫痈药物,但个体差异较大,其中的苯妥英还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更易发生中毒,因而血药浓度监测成为该类药物剂量调整、评价疗效和控制不良反应的重要依据;镇静催眠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常因患者超量、误服而造成急性药物中毒也十分常见,因而在抢救时,快速准确的鉴别和检测中毒药物浓度己成为临床的重要需求;抗抑郁药多塞平和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均为治疗窗口窄、个体差异大的药物,需要长期监测血药浓度,同时,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受病情因素的影响较大,患者常因超量、误服甚至自杀行为而造成急性中毒,因而在抢救的同时,快速准确的鉴定和检测中毒药物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手段。该院在查阅有关文献基础上建立了在同一基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上述种药物的检测方法(1),为治疗药物监测和中毒药物的筛选提供简便灵敏的分析手段。

3.1.2建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2)

万古霉素(Vancomycin)为三环糖肤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用药,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所致的感染。由于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耳、肾毒性,使用时须严格控制适应证,谨慎调整剂量,临床需要TDM结果的指导。临床实例:该院感染科某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万古霉素,开始时用量为每次1.09静脉滴注,每日2次。用药后发现效果不理想,经TDM试验得知,该患者血清中万古霉素谷浓度偏低,随后将万古霉素用量改为每次1.59静脉滴注,每日2次,感染很快得到控制。

3.2药物利用分析

药物利用分析,是药学服务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经常性、系统的药物利用分析,可以较好的总结药物应用过程的管理和药物使用的规范程度,最终为患者的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重要的支撑。该院开展了一些药物利用分析研究。

3.2.1开展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2005年10月1日,国家曾对临床常用的26种抗菌药物进行大幅调价,该院使用的多个品种均在其中。经过近几年的统计调查显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所查近1年来的住院病历中,连续使用抗菌药物超过1周的情况很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也较普通。

3.2.2开展非街体抗炎药利用分析[2]

非备体抗炎药(N。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nrugs,NSAIDs)是临床一类常用的药物,具有独特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药研究的进展,一些新型的NSAIDs走进临床,胃肠道反应得到了有效降低,受到临床青睐,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因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同时临床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因而研究该类药物的使用,了解该类药物的应用趋势,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参考。

3.2.3持续开展口服降血糖药物应用分析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并随着经济、社会水平发展,患病人群逐步增加。口服降糖药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之一,该类药物品种较多,新药品种也不断出现,为糖尿病药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何能选择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既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又能合理利用药物资源,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该院一直关注口服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分别采集了2013一2014年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2015一2016年全院的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DDC)等,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为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作为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双胍类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均能取得满意的降糖效果,同时二甲双胍也是初诊肥胖需饮食控制患者的优选药物,因其价格低廉,使用广泛,连续多年DDDs均居前列。但其存在的腹泻、头晕、恶心、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也受到关注。

随着对降血_糖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的口服降血糖药不断走向临床,因其作用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逐步受到临床青睐。

4问题与讨论

综合分析,该院在药学服务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效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距新《规定》要求和先进地区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临床药师培训不够系统

目前,该院在临床药师工作方面,基本做法就是将临床药学实验室的药师分配科室,参与临床,即开展了所谓临床药师工作。

4.2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内容、深度以及精细化还不够

药学服务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国内外很多医院做了很多好的有益的尝试,如创建药品信息网,共享信息资源等,以及在医院门户网站上设立药学服务(药剂科)分站,开展更广泛的药学知识宣传,与患者“面对面”答疑解惑。

5对策与建议

重视并加强临床药师工作。作为临床药师,首先要有足够的临床教育水平,受过相当的教育、培训或者实习认证;其次药师本人的动机与奉献精神也非常重要。只有热爱这个职业,并愿意为之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药师,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临床药师[3]。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需要有业务、科研以及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强学科带头人,更需要有一个高业务素质团队的支撑,需要积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更好的开展药学服务。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抓学科发展前沿,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理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引入“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以及“立体化药学服务”概念等,都将是对医院药学服务提升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杨悦,张殿发.美国药师协会简介[J].中国药师,2004,7(6)二487一8.

[2]MosesSingSumCllow.美国临床药学进展对中国未来临床药学发展的启示[J].今日药学,2011,21(l):1.

[3]胡晋红.全程化药学服务「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