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的护理分析

何丽娜

伊春市南岔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伊春市153100

摘要:目的: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儿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肠外营养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护理方法

Nursinganalysisofparenteralnutritionforverylowbirthweightinfant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nursingmeasuresofparenteralnutritionfor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Methods:68casesofJune2016-2017yearinMayinourNICUwere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34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underwentbreastfeedingorartificialfeedingandroutinecar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parenteralnutritionandnursingscience,comparedtwogroupsofrecovery.Results:theweight,time,hospitalstayandweightofthedischarged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P<0.05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s:earlyenteralnutritioninlowbirthweightinfantsrequiresparenteralnutritiontoprovidetheenergyneededforgrowthanddevelopment.Intheprocessoftheimplementationofparenteralnutrition,parenteralnutritionthroughestablishingvenousaccess,continuetomonitorthegrowthindexandinternalenvironment,avoidex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phenomenon,significantlyimprovedthepreterminfantsespeciallylowbirthweightinfantparenteralapplicationoflifequalityandsurvivalrate.

Keyword:ultralowbirthweightinfants;parenteralnutrition;nursingmethods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000g的活产新生儿,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进展,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小早产儿日益增多。由于胎儿阶段发育迟缓且出生体重过低,此类新生儿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机体代谢能力较弱,而且胃肠道功能不完善,肠内营养支持受到限制,鉴于此,需要及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这也是确保早产儿营养充足的主要手段。我院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诊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对其实施肠外营养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4例,观察组中20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胎龄在23~34周之间,平均为(26.8±0.5)周,出生时体质量642.4~864.2g,平均为(756.3±142.1)g;对照组中16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胎龄在21~34周之间,平均为(25.9±0.6)周,出生时体质量656.9~886.5g,平均为(762.9±126.9)g。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入暖箱,根据胎龄、体重调节暖箱温湿度,使其体温维持正常范围,减少能量消耗。对照组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奶量可从2~4ml/kg/次开始,以后每日增加1—2ml/kg/次,日龄10d以上者每日总奶量不超过体重的1/5,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体重大小每2—3h/1次。观察组行肠外营养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具体护理方式如下。对患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给予肠外营养,具体方法:外周静脉输入8g/kg10%葡萄糖+2g/kg小儿氨基酸+3g/kg脂肪乳,静脉输入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患儿生理需要适量给予。实施肠外营养过程中,要注意评估肠外营养对体质量产生影响,为患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每天用电子秤测量患儿的体重。两组患者的营养目标均要求控制为脂肪乳为3.0g(/kg.d),小儿氨基酸为3.5g(/kg.d)。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17.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x±s)表示,并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由百分率表示,由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出院体重上的比较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出院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疗和护理技术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已有较大提高。胃肠外营养是一种经静脉营养平衡膳食,脂肪乳剂能抑制蛋白质的消耗,促进氨基酸的利用,并补充了必需脂肪酸,与葡萄糖合用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并改善营养平衡。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出院体重上的比较观察组恢复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出院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肠外营养的护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稳定的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内环境稳定,加强并发症及时处理等多项护理措施使患儿达到了近期生长发育标准,降低了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彭通,何德根,李晓冰,等.茵陈蒿汤防治超低及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瘀积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67-69.

[2]蔡江云,贾雁平,刘玉凤.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发育迟缓相关因素及早期干预的效果[J].河北医学,2016,22(8):1319-1322.

[3]陈秀丽,钟奎英,魏贤娇.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7):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