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邓曼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邓曼丹

邓曼丹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雌激素水平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应用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应用组治疗有效率(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理想,能明显的的减小子宫的体积和肌瘤的体积,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效果

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肌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病了可高达50%左右,该种疾病会随着绝经期后而逐渐的缩小,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贫血等,因此给女性在生活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治疗该种疾病的方法很多如:手术、激素等,但是治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1]。为深入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特选以上56例患者为本次的应用对象,整理相关的材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应用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年龄33—49岁,平均年龄(40.3±2.2)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3.3±1.2)年;单发肌瘤6例,多发肌瘤22例;17例肌壁间肌瘤,9例黏膜下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应用组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41.1±1.9)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5±1.6)年;单发肌瘤7例,多发肌瘤21例;16例肌壁间肌瘤,8例黏膜下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痛经、贫血、月经量过多、近期延长等,经过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应用组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由山东端新大堂大禹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83077),用法用量:10mg/d,持续用药3个月,阴道用药。

1.2.2应用组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Seldinger技术,穿刺位置:右侧股动脉,并将5F动脉鞘置入,肌瘤血供和位置:对两侧的髂动脉应用动脉造影,利用导管(5Fcobro)对血供的明显的一侧进行自动动脉造影,以此同时将聚乙烯醇注入,将导管撤出[2];使用海绵颗粒(混有庆大霉素)栓塞主干,直至血流缓慢为止;另一侧的子宫动脉,行以上同样的方法栓塞肌瘤血管。

1.3观察标准

记录和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肌瘤的体积、技术水平变化的情况、治疗后的效果。

1.4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有效:经过相关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有效:经过相关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20%—50%;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甚至加重;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0%。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以及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全部使用x±s表示,治疗效果采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标准差异,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

应用组合对照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应用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为雌激素依赖性,大多数年龄较大和绝经期的女在实施保守治疗后,肿瘤方可自限[3]。而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因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已经被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所信赖,故已经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又因该种治疗方法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比较适合年轻的女性患者,不分肌瘤的种类(单发或多发)均可治疗,对一些严重的患者如:宫颈部肌瘤或浆膜下带蒂肌瘤,术后因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故在临床上针对该类患者首先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对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在选择治疗方法上要慎重[4]。

在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应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适当的调整栓塞剂的应用剂量,药物主要以聚乙烯醇颗粒为主要治疗的药物。临床上对子宫肌瘤应用子宫栓塞治疗的效果没有统计的说法,但使我处认为该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确切,通过以下研究结果充分的说明,治疗后应用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应用组治疗有效率(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以上研究的结果充分的说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理想,能明显的的减小子宫的体积和肌瘤的体积,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牛守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8):553一554.

[2]屈又华,郭平,武水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573一574.

[3]吴诗瑜,王忠敏,张国福,等探讨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疗效[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4):331—334.

[4]张黎菲,陈青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综述[J].当代医学,2011,17(35):34一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