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伶俐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包括患者45名。给予对照组患者医院常规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的患者需要将内脏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对机体创伤较大,术后活动小,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模式,探讨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年龄大于18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既往行腹部手术者、合并有其他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及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包括患者45名。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18~60岁,平均年龄(44.56±5.87)岁;手术类型中,行阑尾手术者8例,胃肠修补术者15例,胆囊手术者9例,胃切除术者7例,结肠切除术者6例。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18~62岁,平均年龄(44.85±6.07)岁;手术类型中,行阑尾手术者7例,胃肠修补术者16例,胆囊手术者8例,胃切除术者7例,结肠切除术者7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医院常规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完善各项检查、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遵医嘱的用药护理等。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包括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接受手术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手术操作属应激有创操作,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解答患者患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纠正其不良认知状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心理状态异常,应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手段予以疏导排解,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向患者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加患者对治愈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2.2疼痛护理

患者术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使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后心理生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的疼痛状态,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为患者介绍常见的止痛方法及效果,严重时可遵医嘱采用药物镇痛,注意患者的情绪,并给予心理疏导。

1.2.3体位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的疾病及手术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体位,术后给予舒适仰卧位,后给予头高脚低位,并于患者病情稳定后,每2h对患者进行1次体位的更换。指导患者进行翻身活动,避免咳嗽等增强腹压的活动。患者状态稳定后,尽早嘱咐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肠蠕动。

1.2.4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对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早期对患者的食疗可以刺激胃肠道功能,增加肠蠕动。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早期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步增加饮食,多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蛋白、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处理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定性资料数据以样本量和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进行处理和分析;定量资料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样本的t检验进行处理和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x±s)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60例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1例,休克者1例,静脉血栓者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5.00%),对照组60例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4例,休克者2例,静脉血栓者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60(16.67%),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功能恢复是评级腹部手术后病情恢复的重要指标,在术后指导患者早期活动,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家余,方梅.早期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7):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