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3

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曲向东

大庆龙南医院163453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断,观察组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分析在诊断后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上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的症状类型为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改变、韧带损伤,观察组检出率分别为40%、30%、25%、5%、10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40%、25%、20%、5%、90%,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更加的清晰准确,能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更好的观察,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以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investigatethevalueofMRIintheclinicaldiagnosisofkneejointinjuries.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toselect40patientswithkneejointinjur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6betweenthecases,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wereanalyzed,and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had20cases.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diagnosis,theobservationgroupwasdiagnosedby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dthedetectionrateanddiagnosticaccuracyofthetwogroupswereanalyzed.Resultstherateofdetectionandtheaccuracyofdiagnosi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typeofsymptomsinthestudyforjointeffusion,meniscusinjury,ligamentinjury,bonechanges,observationgroupratewere40%,30%,25%,5%,10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detectionratewas40%,25%,20%,5%,90%,afterthestatisticalanalysisshowedthatall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tthesametime,theresultsofMRIexaminationaremoreclearandaccurate,andcanbetterobservethefocusofthepatients.ConclusionMRIcanbeusedinclinicaldiagnosisofkneejointinjurypatientswithmoreaccuratediagnosticresults,andhasahighclinicalvalue.

Nuclearmagneticresonance(MRI);kneejointinjuries;diagnosticevaluation;clinicalvalue

目前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影像学方法,即CT或是X线平片等方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1]。虽然这些方法在以往的研究性显示,能够起到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对于关节软骨以及韧带的损伤往往无法较好的进行诊断,因此并不能够较好的指导治疗。而核磁共振是一种全新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没有辐射,同时分辨率较高,能够对患者起到较为完善的临床诊断效果[2]。该次研究中分析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该院诊治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诊断以及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对象上,方便收集该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已经出现了疼痛、肿胀、功能性障碍以及活动受限等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典型症状,同时所有患者均没有有体内金属物的情况。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43.25±6.54)岁。12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患者,10例重物挤压患者、8例坠落伤患者、10例打击伤患者。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3~64岁之间,平均(42.59±6.04)岁,6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患者,5例重物挤压患者、4例坠落伤患者、5例打击伤患者。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65岁之间,平均(43.25±6.87)岁,6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患者,5例重物挤压患者、4例坠落伤患者、5例打击伤患者。该院伦理委员会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患者也对该次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诊断方法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CT检查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该次研究中使用ANATOMASR-1000型的螺旋CT机对患者实施传统的CT检查。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要略微的垫高患者膝关节,并让膝关节进行弯曲,并且根据定位片对扫描范围进行确定,并在确定完成后通过1~2mm的薄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扫描处理。

1.2.2观察组患者诊断方法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该次研究中使用SIEMENSAVANTO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患者实施核磁共振的临床检查。患者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要采取仰卧位,并且采用常规矢状面的T1W1、T2W1、冠状位T2W1以及STIR。另外在矢状面的T1W1的TE以及TR需要分别设置为300ms和17ms左右。另外可以将T2W1的TE以及TR设置为102/Ef和4000ms,将STIR的TE以及TR设置为44.3/Ef和4000ms。在冠状位方面,冠状位的T2W1的TR以及TE设置为4000ms以及102/Ef。在层间距上,需要将其设置为0.5mm,层厚设置为5mm,并且需要将FOV设置为16~20cm左右,另外需要将前交叉韧带和写矢状面保持平行的位置。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对于患者不同的位置实施相应的调整,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完成后,使用关节镜的手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通过两种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的膝关节实际损伤的情况进行最终的确定。

1.3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以及检出率。

1.4统计方法

通过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通过使用χ2检验以及率(%)对于计数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准确率对比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0%。同时通过使用核磁共振的手段进行诊断完成后,关节腔积液患者为最多的,为8例,检出率为40%,其次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数量为6例,检出率为30%。骨质改变患者为5例,检出率为25%,韧带损伤患者为1例,检出率为5%。而在对照组中,关节腔积液患者数量为8例,检出率为40%,半月板损伤患者为5例,检出率为25%,骨质改变患者为4例,检出率为20%,韧带损伤患者为1例,检出率5%。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结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完成后,可以发现关节腔积液患者的核磁共振图像呈现出片状或是不规则形状的T1以及T2的型号,并且有部分的患者还会出现分层的情况。而对于韧带损伤的患者,对其实施核磁共振的检查完成后出现表现为T1W1型号比较低,并且T2W1呈现出高信号的特点。骨质改变患者的核磁共振图像呈现出T1W1的低信号和T2W1的高信号特点,软骨呈现出凹陷或是断续的特点,有着较短的T1W1型号。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极易受到损伤的关节,同时由于膝关节的特点,其结构非常复杂,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若对其进行冲撞,极有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受到非常强的杠杆作用。因此膝关节的损伤往往会非常严重[3]。为了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准确而详细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诊断方法就是影像学方法,例如X线平片或是CT等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治要求[4]。

基于这种特点,使用一种全新的诊断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有诸多的研究显示,核磁共振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对于核磁共振而言,首先可以使用仪器的脉冲顺序和诸多的参数,将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提升[5]。尤其是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其中的T1W1信号,可以对于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较好的显示以及呈现,尤其是在此过程中,T1W1信号以及T2W1信号在进行结合完成后,能够准确的对于患者的膝关节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的情况等进行表现。尤其是在进行核磁共振的诊断时,通过STIR的手段能够让患者的骨髓内部出现的高脂肪信号等得到明显的抑制,而这种效果可以非常清晰准确的对于患者的骨髓病变情况进行观察[6]。尤其是核磁共振在临床诊断时是可以支持多个方位成像的,因此若患者无法在检查过程中进行翻身等动作,通过使用调节磁场的手段,就能够选择不同的剖面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观察,更好的对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患者的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另外相比一些有创的诊断方式,核磁共振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损伤,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比CT等检查方法,核磁共振的特点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CT检查是一种全面性的检查,能够对患者的骨折错位、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线等情况进行显示,但对于患者的骨折碎片进入关节腔中的情况,往往无法较好的进行显示[7]。另外CT检查也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首先是对于患者的滑膜、肌腱以及软骨的显示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对其进行较好的显示,并且对患者半月板的前后角度也是无法进行较好的区分的。但核磁共振能够对患者的软骨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等诸多的损伤情况进行显示,这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诊断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实际的分析能够发现,观察组关节腔积液患者为最多的,为8例,检出率为40%,其次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数量为6例,检出率为30%,骨质改变患者为5例,检出率为25%,韧带损伤患者为1例,检出率为5%。而在对照组中,关节腔积液患者数量为8例,检出率为40%,半月板损伤患者为5例,检出率为25%,骨质改变患者为4例,检出率为20%,韧带损伤患者为1例,检出率5%。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杨扬[8]的研究结果中显示,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为100%,存在关节腔积液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这说明使用核磁共振能够对关节损伤患者起到非常好的诊断效果。这说明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伟.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91-92.

[2]李静.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5):240-241.

[3]郭锡城,高峰,王莉,等.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14-115.

[4]王雷.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在低场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314-314.

[5]何建平.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6-67.

[6]贾宇林.MRI增强扫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5(12):932-933.

[7]赵潇乾.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3,11(7下半月刊):172-173.

[8]杨扬.浅析核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膝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