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

孙开红刘秀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山东菏泽274700

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形势,迫切需要种植技术和种植方式的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近看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农作物少免栽培技术,集成了各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效益。

关键词: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

1免耕栽培定义

所谓免耕栽培,是指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作物生长期也不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免耕栽培把农民从传统的犁田耕田、弯腰插秧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劳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免耕栽培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集生物、化学、机械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于一体的重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曹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2免耕栽培推广现状

2.1完善技术

农民在使用技术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对其进行调整,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更新。例如:将免耕栽培技术使用在运玉米种植方面的时候,其耕种技术具体表现为定期追肥、化学除草、板茬直播、低茬割麦等;但是将其应用在小麦更茬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截然不同,表现为及时播种、开沟去湿、齐泥割稳等。德国在农业种植上推行“免农药、免草、免耕”的政策,效果特别好,为此我国在耕种上也积极地实施这一政策。

2.2更新及时

将免耕栽培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上,成效很大,正在被广泛的推行使用。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被用在多种作物的种植上,涵盖了马铃薯、水稻、玉米、小麦等。重庆市是这个技术的试点,在这项技术使用后,不仅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努力的参与到农业生产中。

2.3方式先进

免耕栽培具有其他耕种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因地适宜,不断地更新技术的使用方式,农业部门在积极推广新技术的时候,注重农民对技术的掌握情况,在具体实施之前应该先进行试验,这样能够保证落实的效果。同时,要将“试验,示范,推广”等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农民对新技术的了解掌握。先进行样板示范,举行现场会,共同组织进行集体观摩等,这样有助于免耕技术的推广;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并举行相关的讲座讲解有关技术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

3推广新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3.1知识缺乏

技术操作人员和农民对于技术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有些先进的技术不能被他们接受,这样在新技术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与理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不能将精耕细作稳定的落实,这是种植农作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免耕培植技术在落实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其的正确认识。

3.2水平较低

免耕栽培在具体落实后成效非常显著,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秸秆覆盖在土地表面,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会出现秸秆腐烂的状况;农田草害问题日益严重。有机肥料的使用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肥料基本上全部留置在地表,雨水过多会使得肥料流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3支持不完善

因免耕栽培技术受田块和播种时气候影响较大,应选择排灌便利、土壤条件较好的田块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因田块不能集中连片,不能速灌速排,导致免耕技术措施跟不上,免耕前期易出现缺苗或草害现象,有些农民便产生疑惑,造成免耕效益不明显,影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受自身经费限制,极大限制了基层干部从事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免耕技术推广力度明显削弱,造成上面热心、全力推广,下面无心、无力将工作落到实处的被动局面。由于资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够支持到位,这就使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无法真正的引进,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影响力技术的更新。研究经费是技术落实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其出现问题,所以使得农业发展滞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4改进免耕栽培的方法

4.1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免耕栽培是农业种植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技术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不仅要在技术上予以指导,还应该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真正的了解这一新技术应用在种植方面所能带来的好处,然后积极的引进这种技术。

4.2做好示范工作

组建农业实验田,为保证新技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能够高效稳定保证农业产值,所以应该先进行试点,在取得一定成效的时候才能够被推广使用,这样将良法、良种、良田三者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进行实验种植来让人们看到新技术的优势,从而建立三配套,尽快实现农村建立“示范方、示范片、示范田”,可以保证新技术的有效落实。

4.3改变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越先进,应用在农业上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免耕栽培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在农业的发展理念已经转换成“安全、生态、高产、高效、优质”,这是耕种方式以及耕种技术的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不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还有利于生态平衡。这种种植技术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所以现在应该全面稳定的落实。

4.4完善试验

免耕栽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的降低其所造成的损害。例如:各地区的肥料、土壤、作物的条件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区别对待。

4.5共同协作

在新技术实施的时候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是不能够全面落实的,要各部门彼此协作。技术部门不仅要与农业部门建立恰当的联系,还应该与工业部门、服务部门存在联系。

4.6充足的资金

资金投入是技术正常运行的保障,政府要积极地进行资金扶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要大力扶持农业,加强技术投入才能够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忠民.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6(12):21-22.

[2]严士贵,丁金海.加速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7,13(20):75-76.

[3]蔡派.中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展望――兼论粮食生产重大技术补贴政策[J].世界农业,2017(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