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药企业环保新标准的执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制药企业环保新标准的执行对策

刘禹彤

关键词:制药企业;环保新标准;执行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环境,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制药行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国家也开始意识到治理制药行业污染的必要性。因此,自2008年起,国家颁布并开始执行《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环保新标准)。自从环保新标准颁布之后,制药行业的环保侦查力度就开始逐渐加大。本文将针对制药行业的污染现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药行业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做出详细的解释:

一、制药行业对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原药生产国和主要的出口国。目前,我国规模比较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已有1013家,这些企业生产的化学药品或中间体多达1300种。我国每年的制药总产量高达80万吨,占全世界总制药产量的22%。我国每年有将近一半的制药用于出口,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在制药过程中,原料生产会排放出许多的污水,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每年制药的总产值占据我国国民总产值的1.7%,但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却占所有污染源的2%。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治理制药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势在必行。

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彻底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就需要知道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制药行业中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才会导致环境污染如此严重。下文将针对制药行业的不足做出详细介绍:

(1)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我国的药品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占据较大的比例,是因为我国生产药品的成本比较低,出口额也就相对较低。这些生产成本中,有一项就是环保成本。国外的环保成本能占据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而我国的仅仅只有六分之一。我国较低的环保成本吸引不少国外的制药企业将一些高污染的制药工厂迁移到我国。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加重。外国企业之所以能顺利进入我国,还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家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

(2)投入不足

想要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标准,企业就需要加大投入成本。一家大型的制药企业,想要达到标准,投入需高达上亿;一家中小型企业,投入也高达几千万。然而,当前医药行业竞争激烈,盈利不足,是无法达到如此高额的环保要求的。

(3)设备、技术落后

我国的环保行业起步较晚,设备的研发还在初期发展阶段,技术的革新进度也比较缓慢。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设备研发技术落后了几十年,这无疑也严重降低了我国制药企业的环保技术水平。

(4)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从事制药环保行业的工作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没有足够的经验,也没有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对环保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制药环保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5)法规执行难

这主要是针对某些小地区而言的。这些小地区的人认为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会降低企业的利润,而且,有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这些情况使得环保法规难以正常实施。

三、制药企业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

(1)加强工艺革新,重视“三废”的再利用

“三废”分别是废水、废气、废渣,这些物质一旦排放到环境当中,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所以,要加强技术革新,将“三废”重新利用起来。这样不但能缓解环境问题,还能够增加经济收入。

(2)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随着环保投入的不断增多,企业为了保证盈利,就必须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那些利润较少,但是环保成本较高的产品可以停止生产;对于那些利润丰厚,且环保成本相对较低的药品可以加大生产力度。另外,还必须对产业进行升级。那些只生产普通药物的企业可以开始生产特色药;那些只处理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开始生产普通药物。想要企业长久生存,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3)共建“三废”处理公司

处理“三废”也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的。为了缩减企业的开支,可以当地几个制药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成立一个“三废”处理公司。将所有制药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统一处理。这样不仅能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还能将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4)转产或择机而退

对于一些小型的制药企业来说,环保投入实在是太高。这些中小型企业就可以选择转变生产方向,或者是退出制药行业。

四、结束语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保护好环境。而且,一个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就一定不能违背自然的法则,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是“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制药行业必须要严格执行这个方针政策,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且将“绿色制药”这个理念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祖刚.国外制药企业环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化工管理.2014(23)

[2]刘伟,付余,李晶,蔡超男,鲁照明.国外制药企业环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新药杂志.2014(04)

[3]杨松,李国峰.制药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浅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1(S1)

[4]李迪.浅谈我国制药企业应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