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 2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姜富占陶红霞

姜富占陶红霞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卫生院山东乳山264501

【摘要】目的:对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疗效;冠心病;补气活血法【中图分类号】R4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6-01

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心绞痛、心悸、胸痛等,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其中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1±6.48)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6个月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1.4)年;其中观察组的48例患者中2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8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2±6.8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8个月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1.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将15毫升的舒血宁加入到100毫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将硝酸甘油和钙通道阻滞剂进行舌下含服,与此同时将硝酸异山梨酯片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1天进行3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10毫克,对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1]。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其中药基础药方为:10克党参、10克桃仁、10克瓜蒌、20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川芎、30克黄芪、15克当归,对于存在有阴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克冬麦、10克玉竹;对于存在有阳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5克杜仲、5克桂枝;对于存在有痰浊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克胆南星、10克半夏;将上述中药进行小火慢煎,取200毫升药汁分早晚2次进行口服,对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2]。

1.3疗效评定标准将《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作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依据,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有所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有所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明显改善[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应用c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3讨论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我国中医角度上讲,可将冠心病归结到“心痛”、“胸痹”的疾病范畴内,气郁血滞、痰浊侵阳、瘀滞而痛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中医补气活血法中的中药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化瘀活血、润肺祛痰、抗动脉硬化、通经利脉、健脾补气、理气止痛、止咳平喘、理气宽胸、祛风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综上所述,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1]邓志蓉.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15):516-518.[2]金克荣.探讨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17):364-366.[3]丁平.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3(12):425-427.[4]徐萌.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对临床症状、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20(10):712-713.[5]卢明龙.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4(6):427-429.